心理健康

都市人小心新型強迫症襲擊

如果你在一些事情上如果經常無法自控, 明知這些想法和行為毫無意義, 但又一定必須要去想去做, 無論怎麼努力與之鬥爭或加以壓制,卻還是不能擺脫, 並因此焦慮不安, 影響到正常生活和工作, 你就有可能患上強迫症了。

強迫症是以明知不必要, 但又無法擺脫, 反復呈現的觀念、情緒、意向或行為為臨床特徵的一種心理障礙。

隨著社會節奏的增快, 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就成為患強迫症的主要誘因之一, 並且一些越來越多的比如“社交強迫”, “手機強迫”, “網購強迫”等以新的強迫現象為特點的人群正在增多。

網購強迫現象

症狀:一到商場看到喜歡的東西, 或需要買東西就想到網上搜;一上網就想逛網店, 幾乎每天都想買點東西, 不然就會覺得手癢心癢, 需要的不需要的買一大堆, 買回家又常常放著不用;每買一樣東西都要不停地比信譽比價格,

耗費大量時間;刷卡消費使得對金錢沒有感覺, 越買越多, 存款直線下降;逛網店上癮, 揀便宜上癮, 連收包裹都上癮……

案例:一名25歲文員, 平時上班比較清閒, 每天一有空就上購物網站。 網上購物的過程一般都是先閒逛, 被某款商品打動後, 鎖定此目標, 開始在網店間穿梭, 進行地毯式搜尋, 然後橫向縱向比較, 再殺殺價, 最後挑出來一家折扣合適、還能免郵費的賣家, 才得以成交。 因為運費的原因, 往往一次會多買幾件, 加上東西本來就比商場便宜, 所以常常會不知不覺地越買越多了。

專家把脈

現在有的人買東西已經完全依靠網路世界, 而不願與外界接觸。 到了這種程度, 已經不是單純的功能使用的依賴, 而是網購成癮的徵兆了。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工作環境、生活習慣以及個人孤僻的性格有直接的關係, 是一種情緒與壓力的宣洩方式, 對網路形成了心理依賴, 實際上是通過虛擬行為滿足現實生活中難以滿足的欲望。 因此, 專家建議, 網路“購物狂”們可以多去逛逛商場, 改變購物方式, 接觸現實世界;多使用現金;學會記帳, 經常統計花銷;想買的東西可以先記下, 過段時間再看是否還想買。 更重要的是要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培養其他興趣愛好, 從而擺脫這種不健康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態。

手機強迫現象

症狀:轉移一個地方就會檢查手機拿了沒;工作、聊天、玩耍間隙, 不管手機響不響, 都會時不時地看一眼, 害怕有電話漏掉;把別人的手機鈴聲或其他聲音當成手機響, 甚至出現幻聽, 總以為手機在響;偶有手機沒帶在身邊, 便有些心煩意亂, 覺得沒有安全感;半天沒個電話, 沒個資訊, 就會悵然若失……

案例:由於工作的關係, 電話短信總是接二連三, 所以對手機的依賴到了瘋狂的程度,

生怕錯過了重要客戶電話, 晚上睡覺從不關機, 手機幾乎不離身, 有時候手機忘記在單位, 無論多晚都要回去拿, 每隔幾分鐘就會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 唯恐遺漏掉點什麼……一關機, 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特別沒有安全感。

專家把脈

手機強迫症的出現, 本質是人們對身邊不穩定因素的一種焦慮情緒, 實際上是生活環境、工作壓力的一種投射。 糾正“手機強迫”, 可通過調整工作、生活節奏或經常更換舒緩柔和的手機鈴聲等方式, 來進行減壓。

手機長期處於“待機”狀態, 強烈的心理暗示會誘發“幻聽”。 因此, 程度較輕的物件, 建議晚上睡覺時關機, 手機的用途儘量控制在基本使用功能以內, 學會轉移對手機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

面對巨大社會壓力、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 應調整心態積極應對。

如果患者出現持續、嚴重的幻覺, 或者長期的慢性軀體不適, 手機成為自己生活、工作中一種無處不在的壓力源頭, 建議最好前往正規醫院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

社交強迫現象

症狀:不喜歡待在家裡, 沒有社交活動就會覺得缺乏安全感,每到下班時間就急著聯繫飯局或聚會,一旦沒有社交活動就感到寂寞、恐慌、焦慮不安;把積累人脈資本作為最重要的任務,不放過任何場合擴展人脈的機會,盡可能採用各種手段認識有用的人,並且“堅韌不拔”地聯繫想結識的人;社交場合中遵循“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社交原則,不願意漏掉任何一個自己應該認識,或者最好認識的人……

案例:一名某公司的市場部經理,每週馬不停蹄地參加大大小小的社交活動,即使到了週末,依然給自己安排了滿滿的日程。當然,社交都和工作需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拓展的社交圈是“工作社交圈”,都是同一個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的人士。只要有一個星期沒有大的活動安排,就開始焦慮不安。現在只要一在家呆著,心裡就恐慌、不踏實。還是想往外跑,在社交場合才有成就感、滿足感。

專家把脈

“社交強迫”心理衝突是對職業生涯中競爭和壓力這種正常刺激的過激反應,長期使刺激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條件反射,以至於形成了一種不良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建議職場中不要試圖無所不為,要學會緩解職業壓力,不要把工作當成一切。同時要分出一些時間給家庭、朋友和個人愛好,多參加體育鍛煉,在忙碌的同時也不忘享受生活的樂趣。其次,要明白“人情”並不是決定職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優秀的專業能力才是職業競爭的關鍵所在。再次,要去儘量建立真誠、互助、有分寸的綠色社交圈,不知不覺間就可以把壓力排解掉。

沒有社交活動就會覺得缺乏安全感,每到下班時間就急著聯繫飯局或聚會,一旦沒有社交活動就感到寂寞、恐慌、焦慮不安;把積累人脈資本作為最重要的任務,不放過任何場合擴展人脈的機會,盡可能採用各種手段認識有用的人,並且“堅韌不拔”地聯繫想結識的人;社交場合中遵循“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社交原則,不願意漏掉任何一個自己應該認識,或者最好認識的人……

案例:一名某公司的市場部經理,每週馬不停蹄地參加大大小小的社交活動,即使到了週末,依然給自己安排了滿滿的日程。當然,社交都和工作需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拓展的社交圈是“工作社交圈”,都是同一個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的人士。只要有一個星期沒有大的活動安排,就開始焦慮不安。現在只要一在家呆著,心裡就恐慌、不踏實。還是想往外跑,在社交場合才有成就感、滿足感。

專家把脈

“社交強迫”心理衝突是對職業生涯中競爭和壓力這種正常刺激的過激反應,長期使刺激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條件反射,以至於形成了一種不良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建議職場中不要試圖無所不為,要學會緩解職業壓力,不要把工作當成一切。同時要分出一些時間給家庭、朋友和個人愛好,多參加體育鍛煉,在忙碌的同時也不忘享受生活的樂趣。其次,要明白“人情”並不是決定職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優秀的專業能力才是職業競爭的關鍵所在。再次,要去儘量建立真誠、互助、有分寸的綠色社交圈,不知不覺間就可以把壓力排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