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煮 時間不是越久就越好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進補’, 不是虛證的人不宜進補。 即使是虛證, 也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分, 人體器官又有心虛、肺虛、肝虛、脾虛、腎虛等不同, 人們在進補前, 最好先向專業醫生諮詢, 結合各種補藥的性能特點, 對症施用, 如熱性體質者, 就不適合服用人參、鹿茸、海馬等溫熱性的藥物。

煎中藥怎樣掌握火候
煎中藥很講究火候, 也就是說很注意煎藥火力及煎藥時間的長短。 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據藥物的性質。 解表類藥物氣味芳香, 含揮發油的有效成分居多。 久煎能使之過度揮發而造成損失, 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 煎煮時間要短, 頭煎藥煎沸15分鐘即可, 二煎藥煎沸10分鐘即可。
補益類藥物, 因其滋膩質重, 需久煎方能出汁, 一般用武火煎沸, 後改為文火煎熬, 頭煎藥煎沸後, 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 二煎藥煎沸後用文火煎熬 30--40分鐘。 煎煮時間長的藥物, 在煎煮過程中需攪拌2~3次,

煎煮中藥並非越久越濃
日常生活中, 大多數人都以為中藥煎煮越濃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