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聽力下降不容忽視! 法專家分析解決聽力困擾

【環球網綜合報導】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雜訊污染隨之加劇。 人們總是被各種雜訊所侵擾, 聽力受到損傷。 因此, 保護耳朵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法國《巴黎競賽畫報》報導, 為響應“世界愛耳日”的號召, 法國耳鼻喉科專家熱拉爾•凡(Gérald Fain)博士揭示了人類面臨的聽覺危機, 提出了保護耳朵的解決方案。

人類聽覺面臨怎樣的侵擾?

人類聽覺往往受到來自於手機、街道以及周圍環境產生的雜訊侵擾, 例如消防車或救護車的警笛聲、公共交通、舞廳以及音樂會的雜訊等。 音樂家、工人、機場工作人員、理髮師和牙醫往往更易受到噪音侵害。 當遇到震耳欲聾的雜訊時, 人們應該學會利用耳塞有效保護耳朵。 在聽演唱會時戴耳塞未免有些掃興, 但其的確可以降低雜訊。 此外, 接聽電話時不要將手機緊貼耳朵, 應當留出適當距離。

面對雜訊的侵害, 耳朵會作何反應?

隨著有毒物質在毛細胞(感受聲波刺激的感覺上皮細胞)中逐漸積累, 人的聽力會不斷受到阻礙和損傷, 目前人類尚未研究出恢復聽力的方法。

耳朵受損的後果?

耳朵受損最初表現為聽覺疲勞和對雜訊的極度敏感, 而後逐漸演變為突發性耳鳴。 當情況進一步加劇時, 會出現耳聾症狀(10%的人群有該問題)。 由於人類基因不同, 耳聾出現的情況也各不相同。 不幸的是, 耳鳴和耳聾有時會突然發生, 一經觸發無可逆轉(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年輕群體當中, 例如在舞廳派對或演唱會結束後)。

人類聽覺如何老化?

人類的聽覺一般在50歲之後開始老化。 屆時, 人耳毛細胞的功能開始逐漸衰退, 對尖銳聲音的感知逐步弱化。

老年人耳聾問題出現, 對助聽器的需求增加。 目前, 人類在助聽器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聽力矯正器仍然面臨許多問題?

矯正器的尺寸問題目前已經基本解決。 微型技術的發展使矯正器不僅適用於任何人並且幾乎隱形。 耳聾初期, 人們最好儘早佩戴助聽器。 助聽器不僅有利於解決聽力困難, 還能避免認知方面的問題, 例如記憶力下降、經濟不集中等。 助聽器的作用等同於眼鏡, 一旦我們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就會對其產生長期需求。

佩戴助聽器前, 無醫療過程?

目前尚無恢復聽力的醫療解決辦法。 但近期人類對蛋白質的研究為醫療恢復聽力提供了可能。 研究發現, 存在一種保護人耳毛細胞不受雜訊侵擾和耳部老化問題的蛋白質。

應該從什麼年齡開始保護耳朵?

保護耳朵應從娃娃抓起。 孩子2歲至5歲學習說話時, 父母就應開始重視孩子的聽力問題。 待孩子20歲時, 需對其進行聽力基因檢查, 若有問題應當及時防治。 當然, 為了保險起見, 應該經常諮詢耳科醫生。

若想長期有效保護聽力應當採取何種方法?

1.盡可能地避免雜訊對耳朵的侵擾。

2.瞭解耳朵發出的健康預警信號。

3.若家人有耳聾先例, 應及時進行耳朵檢查。

4.耳聾初期應及時佩戴助聽器。 (實習編譯:鄭悅 審稿:趙怡蓁) 相關新聞 最傷聽力的行為:戴入耳式耳機 開車時開窗2017-03-05 09:21 聽力下降可能誘發老年癡呆2017-03-05 07:58 老人聽力下降?補充4種營養素助緩解2017-02-14 08:27 為啥聽力好的人更長壽?2016-10-13 08:59 耳屎多傷聽力耳朵防護注意事項2015-12-18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