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老躺著不是好事情

“好吃不過餃子, 舒服不過躺著。 ”從這句俗語中不難看出, 中國人把“躺著”當成一種享受。 在醫學專家看來, 躺著的確能放鬆身心, 但躺不對反而會危害脊柱、心臟等的健康。

躺著舒服, 躺錯傷身

中國古代人家常有羅漢床, 既用於待客, 又可用作午休等小憩。 有錢人家還在書齋或亭榭間放置美人榻, 供貴婦小姐隨時休息。 到了現代社會, 一張舒適、可坐可躺的沙發是每家每戶的必備傢俱。 可見, 國人對躺的“熱愛”流傳至今。

北京王府中西結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建華說, 平躺時, 脊柱載荷約為體重的25%, 是一種舒服的姿勢,

能讓體力迅速恢復。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 能躺下來美美地睡個午覺、節假日在躺椅裡讀上半天書, 都成了奢望。 與之相對的是, 很多人躺的姿勢、時機不對, 浪費了寶貴的“躺時間”。

不少上班族一回家就往沙發上一“癱”, 不由自主地躺成一個“大”字型, 或者蜷縮在沙發裡;睡前半躺在床上玩手機, 腰椎缺乏足夠支撐, 椎間盤所受應力增大。 有的人存在“生病就要臥床”的誤區。 比如,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 醫生讓他臥床休息兩三周, 還叮囑別老躺著, 結果一躺就是兩三個月不下床。 腰痛雖然好點了, 卻多了四肢無力、一動就心慌氣短的毛病。 王建華說, 這樣的病例在臨床上很常見, 帶來頸源性頭痛、脊髓型頸椎病等疾病。

健康躺姿的兩大原則

要想躺得舒服又不傷身, 專家提出“兩大原則”:第一, 姿勢要正。 睡覺時儘量躺平, 微微側身, 讓脊柱保持自然對齊狀態, 雙腿微微蜷縮, 可用低枕墊高, 與床面呈15度。 胖人不宜仰臥, 可選擇右側臥位, 右腿屈膝, 左腿放在右腿上, 類似“臥佛”。 任何人都切忌俯臥, 以免壓迫胸腔, 還要避免左側臥。 床墊最好有一定硬度, 不宜太軟, 最好睡低枕。 第二, 勤換姿勢。 休息時可以躺著, 也可以坐著, 但每隔10~15分鐘就換個姿勢。

如果不遵循兩大原則, 就容易躺出一身病。 王建華說, 一項研究發現, 正常人臥床7天造成的衰弱狀態, 需要用額外的7天來恢復。 久躺不動或長期臥床首先會導致心肺臟器功能下降, 扺抗力削弱, 易發生呼吸道、泌尿系統等的感染;還易誘發深靜脈血栓、骨質疏鬆、褥瘡等。

上海市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強調, 下面5個系統是不健康躺姿的最大受害者。

脊柱。 休息時如果採用斜靠、半躺等不良姿勢, 會使得身體不自然彎曲。 尤其半躺時, 腰椎缺乏足夠支撐, 椎間盤受力增大, 容易誘發或加重肌肉勞損、脊柱側彎、頸椎病、腰痛、腰椎間盤突出。

呼吸系統。 我們提倡平躺睡覺, 但不建議胖人長期仰臥。 平躺時, 舌頭受重力作用, 向口腔後部自然下垂, 使呼吸道變窄。 生活中不難發現, 很多人仰臥時鼾聲如雷, 翻身側臥後呼嚕聲就小了, 胖人尤為明顯。 嚴重打鼾會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影響睡眠品質和白天的體力、精力,

損害身心健康。

心肺。 無論俯臥還是左側臥, 都會對心肺造成壓迫。 這樣睡一夜, 會影響周身氣血運行, 出現心臟不適、呼吸困難等情況。

上肢。 不少人喜歡枕著手臂, 這會讓上臂橈神經受到壓迫性傷害, 導致前臂、手腕、手指麻痹。

全身肌肉。 長期臥病在床會導致肌肉、韌帶等鬆弛無力, 出現僵硬、酸痛、萎縮等問題。

臥床養病學問多

不幸罹患疾病, 更要學會休養, 躺也要講學問。 1.脊椎病變。 骨質增生、肌肉勞損患者無需臥床, 可常做頸、腰部保健操;椎間盤突出伴隨神經壓迫症狀, 需臥床休息2~3周。

2.骨折。 在家人的幫助下做一些“被動”運動。 比如, 半月板損傷病人, 要讓膝關節呈不同角度彎曲擺放, 避免關節僵化。

3.心臟病。 急性期臥床休息,

採取半臥或右側臥位, 有助血液迴圈;慢性康復期無需臥床休息, 可慢速行走、打太極拳等。

4.腦卒中。 病情穩定後儘早進行康復訓練, 避免長期臥床。

5.胃和食道疾病。 選擇左側臥, 可減少胃酸流入食道, 並能減輕胃部灼燒感。

6.感冒。 輕症不必臥床, 重感冒伴隨發燒可臥床休息3~5天。

7.精神差。 土耳其研究發現, 40.9%的左側臥入睡者自述常做噩夢, 而只有14.6%的右側臥入睡者有這樣的情況。 若感到精神倦怠、心理緊張, 要避免採用左側臥睡姿。

最後要牢記躺的“兩個不能”:第一, 飯後不能馬上躺下。 要先走一走、動一動, 30分鐘後再躺下。 第二, 服藥後不能馬上躺下。 先站立或走動5分鐘, 再躺下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