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腹透居然比血透更能省錢

我國對腹膜炎的控制水準已經超過歐美國家, 平均5年左右才有1次感染風險, 且90%的腹膜炎經治療後痊癒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一樣, 都是針對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 腹膜透析的治療原理, 就是利用腹腔表面覆蓋著的腹膜, 發揮其像腎臟那樣濾過水和毒素的功能, 無須像血液透析那樣借助大型機器進行。

腹膜上有很多血管, 當我們往腹腔內灌入新鮮的腹透液後, 血管裡多餘的水分和毒素就能轉移到腹腔內, 幾個小時後, 將這些已經使用過的腹透液排出, 再重新灌入新的腹透液,

便可繼續發揮上述作用, 循環往復, 這層薄薄的腹膜就能像腎臟那樣發揮濾過水和毒素的功能。 腹膜透析可以像腎臟那樣24小時不間斷地做功, 患者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怎麼把腹透液灌入和排出腹腔呢?醫生會為患者通過小手術放置一個持久而方便的通路, 就是腹透管, 將它置入腹腔, 接上連接短管, 將它們固定在腰部, 有點像鑰匙鏈一樣。

相對於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有如下優點:

不需特殊儀器和裝置, 可以居家完成。 患者經簡單培訓即可掌握換液, 對醫院場地、人力、設備的要求大大簡化。 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靈活機動地安排換液時間, 尤其適合上班族和需接受教育的孩子們, 同時更方便患者外出活動包括旅遊。

更適合於老年人、糖尿病人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該方式更接近腎臟工作原理, 即24小時內持續緩慢地進行治療, 對機體血流動力學影響很小。 其導致不適感的幾率遠小於血液透析, 最初的腹腔充盈感很快就可適應。

無須建立血管通路。 在血管條件欠佳的老年人、糖尿病、全身動脈硬化患者中應用更廣。

不接觸血液, 無血源性疾病傳播的風險。 對殘餘腎功能保存時間更長, 貧血和高血壓的控制也更好。

在費用方面, 腹膜透析的全年平均治療費用約7萬元。 其中, 透析液5萬元, 藥費和檢查費2萬元, 北京市醫保患者僅需自己負擔幾千元。 而血液透析的全年平均治療費用約10萬元, 其中透析7萬餘元, 藥費和檢查費2萬元,

醫保患者需負擔1萬餘元。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方式並不對立, 而是相互補充, 在長期的疾病治療過程中, 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一種方式轉換為另一種方式, 所以大可不必為選擇哪種方式而勞神。

當然, 腹膜透析也有缺點。 例如, 患者需要有1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存放腹透液, 以及恒溫箱等輔助小裝置。 由於腹透管路直通腹腔, 如果不慎操作污染或伴發腹腔內臟器炎症, 可能罹患腹膜炎。 需要自行操作, 不適用於視力不佳或手眼協調性很差的患者。 所幸的是, 我國對腹膜炎的控制水準已經超過歐美國家, 平均5年左右才有1次感染風險, 且90%的腹膜炎經治療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