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女性心臟病發作比男性更劇烈

原標題:防病“鮮”知道

女性心臟病發作比男性更劇烈

近日, 美國心臟病協會發佈了第一則關於女性心臟病的報告。 報告顯示, 女性比男性更易被疾病影響:心臟病發作時, 女性會感覺下巴和背部疼痛、噁心, 並伴隨著恐懼感, 而男性則不會。 但通常, 這種情況只是誤診或者過度治療而導致的。

在心臟病初次發作的一年內, 相比較男性而言, 女性有更高的死亡率。 女性通常會低估下巴和背部的疼痛以及噁心感, 選擇忽視這些症狀, 或者在就醫時, 醫生做了錯誤的診斷——這些都導致了女性的高死亡率。

比如, 女性可能會有一種名為自發性冠狀動脈撕裂的情況, 這在男性身上是不多見的。 此外, 高血壓、糖尿病都會增加心臟病發生的幾率。

該調查報告還顯示, 由於女性心臟病在發作後有悲觀情緒, 她們的治療也會受到影響。 因為家庭和工作原因, 以及缺乏支援, 她們中很少有人能完全康復。

母親絕經年齡會遺傳給女兒

研究表明, 通常絕經年齡是有遺傳的, 媽媽絕經早, 女兒也可能會絕經早。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生殖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楊冬梓教授提醒, 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女性, 都應及早檢測卵巢年齡, 檢查激素水準和卵巢儲備:血緣親屬中有早絕經者、既往有卵巢手術史、既往有放療化療、兒時有患腮腺炎或腎炎史、有月經改變者。

楊冬梓介紹, 女性的自然生育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 35歲以後下降速度明顯加快, 即會出現所謂的“折棍現象”。 她說, 超過34歲, 會有11%的女性不會再生育孩子;超過39歲, 33%的女性再也不懷孕;超過45歲, 幾乎很少女性能再自然懷孕了。

缺鋅可能令男性難為人父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研究者通過對3000多對夫婦進行研究後發現, 懷孕困難的夫婦通過服用鋅元素等抗氧化劑後可順利懷孕。 研究發現, 這些男性通過服用鋅元素後, 讓妻子懷孕的能力提高了4倍。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生殖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沈昌理說:“體內鋅不足, 會影響精子的數量與品質。 ” 他建議不育男性可多補充含鋅食品, 比如牡蠣等海產品,

因為牡蠣能夠明顯提高男性生殖力, 每天吃兩三個就能為人體補充每天所需的足量鋅元素。 此外, 魚、豬肝、牛肉、蝦、貝類、紫菜、芝麻、花生、黃豆和豆製品等, 也都是含鋅豐富的食物。

(聞唱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