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后無心上班?一百多年前的諾獎得主已經把這事說明白了
國慶長假, 不管是出門旅行看人山人海, 還是宅家里刷劇打游戲, 一旦假期余額不足, 你都會感到莫名的不安。 即使假期結束上了好幾天班, 你依然神游在外, 身心疲憊。 若出現這種情況, 說明你得了常見的節后綜合征。
節后綜合征是一組因生物鐘紊亂帶來的身心失調癥狀, 它影響我們的工作狀態和心情好壞, 甚至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節后綜合征?我們又該做些什么才能快速擺脫這種狀況, 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呢?
節后綜合征有哪些表現
節后綜合征是身心適應不良的表現。
有的人, 想到上班就焦慮煩躁、情緒低落, 或者害怕上班、抵觸上班, 這些都是明顯的情緒失調;有的人, 在節后上班前幾天, 則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腦漲、腸胃不適, 或者失眠早醒, 這些則是身體失調的表現;還有的人, 無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 或者腦子反應跟不上、工作效率低, 這些精神工作狀態的紊亂, 也都是節后綜合征的典型表現。
如果你得了以上的節后綜合征, 也不要慌, 當你科學調整、重新適應,
動力定型的破壞導致消極情緒
節后綜合征跟一個叫“動力定型”的概念有關。
什么是動力定型呢?動力定型由俄國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著名的生理心理學家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提出, 是指“人長期生活、勞動、反復重演某種活動, 逐漸在大腦皮質高級神經系統中建立的固定的條件反射活動模式”, 也就是說, 當人們養成某種生活習慣, 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就固定下來形成動力定型。 巴甫洛夫認為, 動力定型是習慣的生理基礎, 動力定型的破壞會引起人的消極情緒反應。
節后綜合征的產生, 正是源于動力定型被破壞, 導致身體的條件反射系統出現紊亂。 比如, 你一直處在工作的忙碌狀態, 你的神經系統建立起“上班—下班”的固定模式, 你的行為、情緒、睡眠、生物鐘等都是規律的、穩定的、適應上班節奏的。 一旦放長假, 你暫時逃離了工作的壓力, 身心是松弛的懶散的, 原有的身心節奏被打亂, 假期結束, 你又要重新恢復屬于工作模式的動力定型。 巴甫洛夫指出, 要建立一個動力定型, 需要消耗相當多的神經能量。 動力定型的破壞和重建的過程, 產生了諸如抵觸、煩躁、分心、跟不上工作節奏的節后綜合征。
當你重新恢復動力定型, 適應了工作節奏, 節后綜合征也跟著消失。
恢復正常生活需要一個過渡期
節后綜合征雖然不是什么大病, 但它讓人身心不適、效率低下, 也是很困擾人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做一些科學的調整, 有效克服節后綜合征, 快速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
首先是調整情緒。 不想上班、害怕上班、想到上班就心情不好, 要處理這些負面情緒, 我們要給自己一個過渡期, 順利從假期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 比如, 提前1—2天收住游玩的心, 切換到工作角色, 可以想想節后工作的安排, 有助于減少焦慮;再做一些能讓自己放松心情、迎接工作的事情, 比如看書、冥想、做瑜伽等。
其次是調整身體狀態。 假期奔波或者熬夜刷劇會打亂人的生物鐘, 讓我們一上班就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
最后是調整工作狀態。 假期結束后, 大腦的神經系統還沒法馬上適應工作模式, 所以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慢半拍、記憶力下降等影響工作效率的狀態。 這時候我們要學會放松, 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務。 比如:剛上班不要馬上開始高強度的工作, 而是先從一些簡單日常的事務開始;把工作任務分解, 一次只做一件事;工作1個小時后暫停, 休息一下再投入工作。
綜上, 節后綜合征并不可怕, 如果我們保持積極放松的心態, 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