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如何才能優雅地放屁而不被人發現?

放屁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 在人體消化過程中, 食物顆粒由胃部進入小腸, 小腸負責吸收食物養分。

剩下的食物顆粒再進入大腸和直腸, 由腸道細菌負責進行分解。 此時, 腸道細菌會進行發酵反應, 產生氣體, 就是我們俗稱的屁。

但有時屁的聲音和臭味讓人非常尷尬。 你知道人一天應該放多少個屁嗎?為什麼有人放屁臭?《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 為你揭開“屁”的健康小秘密。

受訪專家: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趙治國

一天放多少屁正常?

你知道人一天應該放多少個屁嗎?一般來說, 健康人每天放屁大約6~20個, 放屁過多或過少都值得警惕。

屁的數量與人的消化機能強弱有關。 當人脾胃功能受損, 消化不良時, 腸道細菌發酵快, 容易產生氣體而使人排屁。 此外, 胃腸道或全身器質性疾病也可能出現放屁過多,

但患者往往伴有腹痛、腹脹、腹瀉、便血、消瘦等症狀。

6種人放屁多

細菌失衡

細菌會對人們所吃的食物進行發酵。 這一過程發生在結腸裡, 但有些結腸細菌由於過度生長而進入小腸。

因此, 食物被消化前, 就與細菌發生了接觸, 生成了氣體。 有些人患腸胃炎後, 腸道內的菌群組成發生變化,腸道內細菌失衡, 也會排氣增多。

吃飯太倉促

如果你吃飯的速度太快或邊聊天邊吃飯, 就有可能吞咽下大量的空氣。 當你吞下大量的氣體之後, 也會生成更多的氣體。 當達到一定程度時, 這些氣體會想辦法排出體內。

乳製品吃太多

即使是乳製品耐受人群也會因年齡增長而發生改變。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 人體內用於消化乳製品的乳酸酶的數量會有所減少, 因而過多食用這類食品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 排氣增多。

對麩質敏感

如果身體在分解某些食物時存在困難, 就會導致排氣增多。 例如, 有吸收不良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會對麩質更敏感。

激素分泌改變

更年期女性或激素分泌失衡患者,

其腸胃運動不如年輕時那麼活躍, 也會出現排氣增多的現象。 一般來說, 經常運動和服用益生菌有助於緩解。

便秘

當糞便在腸道中無法移動時, 人們會感到自己排氣更多, 這是因為糞便主要是由細菌構成的, 細菌在人體系統內堆積的數量越多, 發酵後排放出來的氣體也就越多。

怎麼控制響屁?

少吃產氣食物。 屁少了自然掀不起多大的波瀾。

調整姿勢。 讓屁股成撅起狀態, 兩邊自然分開, 可以為屁敞開一條通道。

獨門絕學。 用嘴吹氣時可聽見明顯的吹氣聲, 若繃緊嘴唇, 任你吹得再用力聲音也大不起來。 同理, 肛門括約肌鬆弛的時候容易振動發聲, 只要在放屁的時候保持括約肌緊張就可以大幅減小屁響。

屁特臭, 怎麼回事?

如果放的屁奇臭無比, 若不是因進食大蒜、洋蔥、韭菜等含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或攝入過多的肉食所引起, 就一定要警惕, 因為此類現象可能提示一些腸道炎症或者胃腸功能障礙問題。

惡臭味的屁

惡臭味的屁可能提示放屁者腸道內有細菌感染,

腸黏膜受到細菌毒素的破壞, 大便也會排出剝落的壞死黏膜上皮細胞, 患者還常常會出現腸絞痛、裡急後重、發熱等症狀。

腥臭味的屁

腥臭味的屁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 血液積聚在患者胃腸道中, 胃酸及腸道細菌把血液分解, 有時候排出的糞便會像柏油一般。 此外, 腸道有惡性腫瘤時, 屁也會帶有腥臭味。

專家提示

雖然放屁的味道、頻率主要是與飲食習慣有關, 但如果發現糞便帶血、突然出現持續便秘、腹瀉、體重下降、老是感覺有便意, 最好儘快到醫院接受檢查, 以排除腫瘤風險。

放屁臭多吃土豆

臭屁是人體消化道內細菌與食物發生反應形成的氣體, 裡面含有硫化氫——一種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

研究人員通過檢驗7位身體健康者的糞便發現,人在食用各種肉類、雞蛋、乳製品等富含蛋白質食物後,體內會合成一種名為半胱氨酸的含硫物質,此時放的屁中,硫化氫含量是平時的7倍。

人在食用一些消化緩慢的碳水化合物後,屁中的硫化氫含量會大幅下降。

因此,要想放屁不臭,可多吃土豆、香蕉、穀物、小麥、蘆筍等食物。因為它們含有的果聚糖能將硫化氫的生成量減少約75%。

這些食物可發酵程度高,比蛋白質更早被人體分解,可阻止部分蛋白質被吸收,從而降低人體合成硫化氫的速度。▲

本期編輯:劉雲瑽

研究人員通過檢驗7位身體健康者的糞便發現,人在食用各種肉類、雞蛋、乳製品等富含蛋白質食物後,體內會合成一種名為半胱氨酸的含硫物質,此時放的屁中,硫化氫含量是平時的7倍。

人在食用一些消化緩慢的碳水化合物後,屁中的硫化氫含量會大幅下降。

因此,要想放屁不臭,可多吃土豆、香蕉、穀物、小麥、蘆筍等食物。因為它們含有的果聚糖能將硫化氫的生成量減少約75%。

這些食物可發酵程度高,比蛋白質更早被人體分解,可阻止部分蛋白質被吸收,從而降低人體合成硫化氫的速度。▲

本期編輯:劉雲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