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大暑養生當心“陰暑”傷人

7月22日是大暑, 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洪敏提醒, 在預防中暑的時候, 更要當心“陰暑”傷人。

暑邪致病有陰陽之分, 在暑熱或高溫環境下作業而中暑者, 屬“陽暑”, 俗稱“中暑”, 與之相對的便是陰暑。 洪敏介紹, 陰暑指夏季因氣候炎熱而吹風納涼, 或飲冷無度, 中氣內虛, 以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侵襲而為病。 一般主要病狀有發熱惡寒、無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黃, 脈弦細, 還有因著涼導致腹瀉腹痛、渾身沒勁、無汗惡寒、關節酸痛等。

洪敏介紹, 按照中醫理論,

陰暑主要是因風、寒、濕邪侵襲機體引發, 常在季節轉換的時候由於過度貪涼而出現, 如果過於避熱趨涼, 均可導致風、寒、濕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 由於夏季暑熱濕盛, 人們毛孔開張、腠理疏鬆, 人們睡眠、午休和納涼之時, 若過於避熱趨涼, 如夜間露宿室外, 或坐臥于陰寒潮濕之地, 或在樹陰下、水亭中、陽臺上乘涼時間過長, 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 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 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 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 特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體弱及患有宿疾者, 容易誘發此症。

洪敏表示, 大暑時節平日要多喝水, 飲食上多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 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

少飲酒, 不宜過分貪涼。 此外, 忽高忽低的氣溫最容易引起腸胃不適, 應特別注意胃部保暖, 在飲食上應避免過多進食生冷食物。 如有發生“陰暑症狀”還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