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桐子花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重慶草藥》

【拼音名】Tónɡ Zǐ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Tungoiltree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Aleurites fordii Hemsl.;A.cordata Muell.Arg.]

採收和儲藏:4-5月收集凋落的花, 曬乾。

【性味】苦;微辛;寒;有毒

【歸經】肺;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生肌。 主新生兒濕疹;禿瘡;熱毒瘡;天溝瘡;燒燙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理, 煎水洗;或浸植物油內, 塗搽。

【附方】①治初生兒濕疹及麻疹後生瘡瘙癢:桐子花、花椒刺、羊食子條各四兩至半斤。 熬水洗。 (《重慶草藥》)②治燒傷:桐花四兩, 桐油一斤。 將鮮桐花浸於桐油中, 加蓋密封, 離地保存, 三個月後即可使用。 用法:清創後外塗, 每日三次, 以痂殼潤澤不痛為度。

(《全展選編·外科》)

【各家論述】《重慶草藥》:泡油塗鬎鬁, 熱毒瘡, 天泡瘡。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