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警惕八種“亞健康”
精神緊張、迷茫、患得患失……調查顯示, 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 超過一半人會不同程度出現心理壓力, 很多表現為心理“亞健康”狀態。
當前正是高校畢業生求職高峰, 如何順利度過求職心理迷茫期, 直面初次就業這一人生新挑戰?南方人才市場專家接受羊城晚報採訪, 根據對近年廣州地區大學生就業心理的研究, 總結以下八種常見的求職心理“亞健康”要不得。
“亞健康”之一:依賴心理
“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 這句流傳很廣的俗語確在左右著不少大學生的擇業心理。 很多大學生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就是由家長或中學老師做的主,
“亞健康”之二:從眾心理
一些大學生在求職現場尋找熱門職業, 看到別人報考或求職某類企業, 就紛紛湧向那些職業, 不顧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社會客觀現實。 比如, 大城市、大企業、公務員等, 都是大學生求職最熱門的領域, 大家從眾、“打破頭”。 實際上, 二三線城市、中小企業等, 現在正是求才若渴, 它們給大學生的機遇、空間可能更大。
“亞健康”之三:自卑心理
自卑感產生的原因很多,
“亞健康”之四:自負心理
與自卑心理相反, 又有部分同學由於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社會, 過於高估自己的實力, 對就業和擇業太理想化, 職業趨向和期望值太高, 對用人單位橫挑鼻子豎挑眼, 與社會現實相脫離。 這種過高的自我肯定, 固執己見, 好高騖遠, 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
“亞健康”之五:患得患失心理
今年就業形勢總體好轉, 大學生選擇的機會增加, 由此而來會讓一些條件好的同學“挑花眼”。 職業的選擇往往也是對機遇的一種把握, 錯過機遇, 你將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當斷不斷、患得患失, 這山望著那山高, 這也是導致許多畢業生陷入擇業誤區的一種心理障礙。
“亞健康”之六:片面求穩心理
受傳統文化影響, 較多的大學生在擇業時, 往往傾向於從職業的穩定性出發, 選擇那些所謂的大單位。 例如許多幹部、知識份子家庭出身的大學生往往選擇高校、科研單位, 認為這些地方雖然收入不高, 但安全穩定。 這無形中束縛了畢業生自己的發展。
“亞健康”之七:功利至上心理
學生擇業時, 考慮收入因素是人之常情。 但一些畢業生在就業時, 過於注重眼前的利益, 而對未來的發展考慮得不多, 這也是一種心理誤區。 特別是, 在職業是否專業對口、是否適合自己個性等方面, 很多人只以收入作為取捨, 甚至拋開自己多年所學專業, 只把求學作為“找份好工”的跳板。 懷著這種心理, 未必真能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亞健康”之八:消極認命心理
雖然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逐步見成效, 但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總體仍較為嚴峻, 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崗位仍屬不易。 一些大學生由此也抱著一種消極認命的心理, 認為“大學生太多”、“大學生不值錢了”, 簡單地理解“先就業再擇業”, 委屈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