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哪些人不宜喝粥養胃 這幾類人要注意

大部分人都認為喝粥容易消化, 能夠開胃、刺激胃酸分泌。 但實際上, 並不是每個胃病患者都可以喝粥的, 有些胃病患者喝粥不僅不能養胃, 甚至還會加重胃病。 那麼哪些人不宜喝粥養胃呢?養胃粥怎麼做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供大家參考。

哪些人不宜喝粥養胃?

1、胃潰瘍或淺表性胃炎患者

對於潰瘍患者來說, 不管是喝粥還是吃稀飯, 都會對胃部產生刺激, 導致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 大量的胃酸嚴重刺激胃部潰瘍面或者胃黏膜, 阻礙潰瘍創面的癒合, 甚至加重潰瘍。 所以, 胃潰瘍或者淺表性胃炎的患者不宜依靠喝粥或吃稀飯來緩解胃痛。

建議可以在煮粥的時候加點小蘇打, 以中和胃酸, 達到養護胃部的作用。

2、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現代人的生活水準大幅度提升, 人們都吃得好, 吃得飽的, 導致胃部分泌大量的胃酸, 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此類患者千萬不能喝粥養胃, 因為喝粥會大幅度提高胃酸的分泌, 而且因為粥是流體, 進食過多的粥導致胃部更易反流, 不利於緩解胃部疾病。 建議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可以多吃鹼性的食物, 如饅頭、蘇打餅乾等, 來中和胃酸, 緩解胃部不適。

養胃粥怎麼做?

1、紅薯粳米粥

材料:紅薯兩塊, 粳米適量。

做法:粳米洗淨, 加水入鍋熬煮, 後放入塊狀紅薯熬熟即可。

功效:紅薯性味甘平, 具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之功效。

與粳米熬粥可健脾養胃、益氣通乳、潤肺通便的功效。

2、蓮子芡實粥

材料:蓮子、芡實、大米各適量。

做法:把蓮子、芡實、大米過水洗淨。 把原料同時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水, 一起溫火熬制。 待開鍋後變小火, 再熬一會兒。 煮粥時水要多放一些, 不要使粥過於稠。

功效:鎮靜神經, 養心安神, 有益於加快恢復體力, 克服社交恐懼症。 能健脾益氣養胃, 補腎固精, 適用於脾腎兩虛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形寒肢冷、腰膝酸軟。

3、神曲陳皮粥

材料:神曲15克, 陳皮10克, 大米50克。

做法:將神曲、陳皮研為細末, 放入鍋中, 加清水適量, 浸泡5~10分鐘後, 水煎取汁。 加大米煮為稀粥, 每日1次, 連續吃3-5天。

功效:可健脾胃、助消化, 適用於消化不良,

食積難消。

4、山藥紅棗糯米粥

材料:山藥100克, 紅棗10枚, 糯米100克, 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山藥洗淨削皮切塊, 將糯米、紅棗洗淨後與山藥一起放入鍋中, 加水共煮, 先武火煮開再轉文火慢煮, 至粥成時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山藥紅棗糯米粥可健脾補氣、養胃和中, 常服可健脾養胃。

5、大麥牛肉粥

原料:大麥仁150克, 熟牛肉100克, 麵粉100克, 胡椒粉、辣椒絲、蔥花、生薑絲、麻油、牛肉湯、精鹽、味精、醋皆適量。

做法:把牛肉切成小塊, 在麥仁去雜, 洗淨。 麵粉加水調成稀稠。 鍋中下牛肉湯和水, 放大麥仁煮開花, 把麵粉糊入鍋, 燒沸成麥仁麵糊。 另一鍋中放熟牛肉、精鹽、醋, 放入麥仁麵糊, 加入味精、胡椒粉、辣椒絲、蔥花、生薑絲、麻油, 燒沸即可。

功效:益氣強筋、和胃消積。

對慢性胃炎、慢性前列腺炎、更年期綜合症、胃下垂、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均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