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爛需要做手術嗎
胃糜爛是很常見的胃病, 胃糜爛要不要手術, 是需要根據病情決定的, 如果胃糜爛導致胃穿孔的現象, 一般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 如果沒有胃穿孔的現象, 可以保守治療, 不過胃部疾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 還需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 儘量以清淡為主, 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1、胃糜爛需要做手術嗎
一般說,胃糜爛病人經過用抗酸劑、抗膽鹼藥物及h2受體拮抗劑的治療,潰瘍是可以治癒的,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
2、引發胃糜爛的常見因素
2.1、遺傳因素
胃潰瘍有時有家族史,尤其兒童潰瘍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另外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易患此病。
2.2、化學因素
長期飲用酒精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質類固醇等藥物易致此病發生,此外長期吸煙和飲用濃茶似亦有一定關係。
2.3、生活因素
潰瘍病患者在有些職業如司機和醫生等人當中似乎更為多見,可能與飲食欠規律有關,工作過於勞累也可誘發本病發生。
3、胃糜爛的症狀有哪些
3.1、慢性糜爛性胃炎症狀多為非特異性的,主要包括噁心、嘔吐和上腹部不適等。
3.2、大部分患者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反酸、餐後飽脹、食欲減退等。
3.3、在原發病的病程中會突發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及黑糞,單獨黑糞者少見。 出血常為間歇性。 大量出血可引起暈厥或休克,伴貧血。 出血中上腹隱痛不適或有觸痛。
胃糜爛的危害有哪些
部分病人表現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較重,雖經大量輸血但血紅蛋白含量仍難迅速提高。 少數因燒傷引起本病者,僅有低血容量引起的脈搏加快和血壓下降。 糜爛性胃炎又稱胃糜爛,可經胃鏡診斷,指局限於胃粘膜的淺潰瘍,但深度不超過粘膜肌層,這可與胃潰瘍相鑒別。 糜爛性胃炎可以分為急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糜爛性胃炎。
糜爛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發性糜爛為特徵的急性胃炎,又稱胃黏膜病變或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 本病已成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約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 臨床症狀多為上腹部的隱痛或劇痛,伴噁心等症狀。 少數患者由於原發病症狀較重,表現為嘔血和(或)柏油樣便,出血常為間歇性,部分病人表現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較重,可出現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