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腫瘤疼痛治療方法是什麼?

腫瘤是人體當中比較嚴重的一類疾病, 甚至惡性腫瘤也會有生命危險。 儘管現在醫學上對於腫瘤治療也不斷在更新治療方法, 但很多方法依舊沒有見到實際的治療效果, 只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患者到最後還是無法抵擋死神的來襲。 臨床上腫瘤也會產生疼痛, 腫瘤疼痛治療方法是什麼?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調節的資訊傳到神經中樞後引起的感覺, 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 在疼痛患者中, 因各種原因50%~80%的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治療

癌性疼痛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 手術治療往往需要結合患者的總體身體狀況及生存期考慮。 明確患者的疼痛原因並給予治療後, 必須對鎮痛效果及疼痛緩解程度予以評價, 以便制定今後治療方案及用藥劑量。

1.癌性疼痛的藥物治療原則

(1)儘量口服給藥, 便於長期用藥, 可以減少依賴性和成癮性。

(2)有規律按時給藥, 而不是出現疼痛時再給藥。

(3)按階梯給藥, 根據WHO推薦的癌性疼痛“三階梯療法”。

(4)用藥應該個體化。

(5)注意使用抗焦慮、抗抑鬱和激素等輔助藥物, 可提高鎮痛治療效果。

2.癌性疼痛藥物治療的“三階梯療法”

(1)第一階梯非阿片類鎮痛藥。

用於輕度癌性疼痛患者, 主要藥物有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等, 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2)第二階梯弱阿片類鎮痛藥。 用於當非阿片類鎮痛藥不能滿意止痛時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 主要藥物有可待因, 一般建議與第一階梯藥物合用, 因為兩類藥物作用機制不同, 第一階梯藥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經系統, 第二階梯藥物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二者合用可增強鎮痛效果。 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輔助藥。

(3)第三階梯強阿片類鎮痛藥。 用於治療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 當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藥物療效差時使用, 主要藥物為嗎啡, 也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3.外科治療

(1)脊髓後正中後索點狀切開術(PMM)動物實驗和屍體神經解剖均證實:內臟痛覺的上行傳導通路很大部分是經由脊髓背柱上行的, 特別是對於盆腔和下腹部的內臟痛覺傳導, 脊髓背柱的作用甚至要超過脊髓丘腦束。 PMM正是選擇性切斷了脊髓背柱中間部傳導內臟痛覺的神經纖維。

(2)脊髓止痛手術根據癌性內臟痛的不同部位和特點,

考慮行脊神經後根切斷術、脊髓前外側束切斷術和脊髓前聯合切斷術。 由於手術損毀脊髓結構, 易引起其他併發症, 如運動或感覺障礙, 因此, 要結合患者的總體機能狀況, 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