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心臟警報信號要知道
近日, 一位“幸運”的患者刷屏了。 3月25日晚上, 一名中年男子在打籃球的時候發生猝死, 恰巧隔壁的羽毛球館有6位協和醫生在打球。 在開展了半小時的現場急救后, 患者被送到就近的同仁醫院, 半小時后患者蘇醒。
10個心臟警報信號要知道!
有時身體的一些蛛絲馬跡會提示你的心臟可能出現毛病了。 甚至一些警報信號可能提前2、3天就在提示你了, 這10個信號要知道!
信號一:手腳冰涼
“搓手”。 搓手是因為心臟出現問題后, 血液循環變差, 造成手腳冰涼。 這種突然的手腳冰涼很可能就是心臟出現問題后在“報警”!
信號二:心跳加劇
如果有一天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 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 持續時間在1分鐘到10分鐘之間。 并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后出現。 應警惕這很可能是心臟發出的信號, 而多半是心梗的征兆。
信號三:呼吸短促
呼吸短促、頭暈難深呼吸也是心臟出現問題的一大“報警信號”, 這是由于心臟出現問題后, 變得虛弱而使血液缺氧所致。
仔細體會這種感覺就像是失去了深呼吸的能力, 無法使自己吸入更多氧氣, 呼吸困難, 還會頭暈目眩。 如果沒有肺部疾病史, 那就要及時檢查心臟問題了。
信號四:焦慮失眠
從來你沒有失眠經歷, 或是沒發生什么刺激、焦慮的事情卻毫無緣由的焦慮時,
這種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樣睡不著, 而是半夜忽然無征兆的驚醒, 思緒像萬馬奔騰或是涌現出無法解釋的恐懼感。 如果這種焦慮不是由于壓力和不愉快等事情導致的, 要盡快去檢查。
信號五:肩頸臂痛
毫無征兆的肩頸臂痛也要特別小心了!這種痛感會轉移, 因為心臟缺血時會將疼痛信號通過神經傳遞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區域, 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這個范圍內, 因此這些器官會感覺到痛感。
這些疼痛的發作特點常常是今天脖子疼,
信號六:莫名疲勞
很多心臟病人發病后, 反應常常沒做什么就特別累, 這種莫名的疲勞也是心臟報警信號的一種!
比如, 早上醒來還好好的, 但很快就感覺極度疲勞, 四肢沉重, 做什么事都沒精神, 而且奇怪的是并沒有做什么消耗體力的事情, 沒有生病, 沒有進行劇烈運動, 睡眠也充足。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 幾周甚至幾個月, 就是心臟出問題的信號了, 趕緊就醫。
信號七:盜汗反胃
突然的出汗和惡心, 這是心臟病發作典型癥狀, 也是早期心臟病的標志。 如果還伴有呼吸急促、極度疲乏, 或伴有疼痛、飽脹, 由胸部輻射至背部、肩膀、手臂或喉嚨的疼痛,
信號八:雙腳腫脹
雙腳腫脹可由多種因素引起, 比如妊娠、靜脈曲張等, 但也可能是心臟衰竭的標志。 研究發現, 心臟瓣膜出問題, 不能正常關閉時可能會發生雙腳腫脹的現象。
此外, 與心臟相關的腳腫脹通常伴有其他癥狀, 比如呼吸短促或乏力等。
信號九:常偏頭痛
偏頭痛頻繁發作意味著你的身體在報警。 生活中有12%的人經常發生偏頭痛, 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這個比例上升到40%。 雖不能表明有直接關聯, 但顯而易見的是, 偏頭痛與某些心臟異常相關。
因此偏頭痛可能造成了心臟功能障礙。 另一種說法是, 偏頭痛和心臟異常都是自主神經系統失衡的結果。
信號十:走路時有絞痛感
當你走路或移動時, 你的臀部和腿部肌肉有痙攣和絞痛感, 稍作休息后有所改善, 可不要以為只是年紀大了或缺乏鍛煉所致, 要警惕是外周動脈疾病的信號。 外周動脈疾病, 也被稱為PAD。
識別心臟驟停要點
①突然暈厥、意識喪失、四肢抽搐。 心臟停跳10~15秒鐘由于腦缺氧引起昏厥, 意識喪失, 病人可以突然由坐位、站位倒下, 大聲喊叫也無反應。 同時出現面部和四肢肌肉抽搐, 長達幾分鐘。
②心音、脈搏、血壓突然消失。 觀察脈搏以大動脈搏動為準, 成人以頸動脈, 股動脈, 幼兒以肱動脈為準。
③呼吸停止。 開始時呈現斷續或嘆息狀態, 每分鐘只有幾次呼吸, 呼吸動作小, 胸部見不到起伏征象,
④瞳孔散大, 光反射消失, 出現紫紺。 心臟停跳45秒鐘出現紫紺, 瞳孔散大, 對光反射消失, 1~2分鐘瞳孔散大固定。 紫紺見于面部皮膚, 唇、指甲等處變成紫黑色。
⑤心電圖改變。 專業急救醫生攜帶心電圖機, 可做出心臟停搏的心電圖診斷。
如果你走路時出現絞痛感, 很可能是患了PAD, 那么你的心臟動脈有一半被堵塞的風險。 但也不要太恐慌, PAD是可以治愈的。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