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速食運動”受上班族熱捧 到底有用沒
以前經常聽健身教練說:“運動不到20分鐘, 脂肪就不會燃燒, 也達不到有氧運動水準。 ”如今, “速食運動”卻開始在都市上班族中流行開來, 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不乘電梯走樓梯……這種看似投機取巧的運動方式, 究竟有沒有用呢?
名詞解釋:
速食運動:近來一些歐美國家的人們開始鍾情的運動, 指分時段地做溫和運動, 像速食一樣, 方便簡單地達到消耗能量的效果。
20分鐘:概念的變化
傳統理論認為, 有氧運動20分鐘之後才開始燃燒脂肪, 所以每次運動最好在30分鐘以上, 而速食運動則不需要這麼多的時間,
其原理是人剛開始運動時, 機體立刻調動能量, 來應對運動引起的生理上的變化, 這樣會消耗更多的能量;如果運動30分鐘以後, 機體慢慢適應了這種變化, 開始回歸正常的生理活動, 這樣消耗的能量相對就降低了。
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基礎營養研究部部長田中茂穗同樣認為, “就算持續運動不到20分鐘, 脂肪也會燃燒”。 田中表示, 事實上, 大約從20年前起在國際上就有一項調查表明, 只要運動的時間總量相同, 無論是持續運動還是間斷運動, 消耗的能量大體是相同的。
究竟每天運動多久能減肥?田中認為, 在高強度運動和長時間運動的情況下, 糖是最容易被利用的能量, 當然也是最不容易儲存的能量。
已有十多年從業經歷的健身教練徐卿告訴,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20分鐘是個門檻, 它傳遞了一種概念——不管怎麼樣這20分鐘我先動起來。 ”他認為, 每週2.5個小時是要達到運動效果最基本的時間, 化整為零到每一天就是20分鐘。
20分鐘:濃縮的精華
隨著20分鐘速食運動的興起, 網路上也出現了很多相應的“產品”。
例如日本的“Tabata Traning”, 這是一種高強度的間歇式訓練, 提倡在運動時盡可能使用更多的肌肉群,
還有美國的“XHIT”系列的女性健身視頻, 借著國際名模的影響力, 在國內外的視頻網站上都有著極高的點擊率。 對比跑步、自行車、游泳等運動項目而言, 這些“速食健身操”更注重人們身體局部的減肥與塑性, 往往都配以“每天20分鐘, 30天還你好身材”的誘人標語, 要求訓練者在幾分鐘內完成高強度、高標準的訓練。
徐卿認為, 如果是每天20分鐘高強度訓練項目, 適合人群較少, 可能只是資深的健身愛好者、健身教練和專業運動員。 “短時間的高強度訓練需要人們有很好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力量等,
濃縮的確實是精華, 但需要循序漸進。 在機關工作的陳儀選擇下班後去健身房動一動, 每週3到4次, “以前耐力差, 最多能在跑步機上快走慢跑20分鐘, 鍛煉一段時間後, 現在同樣跑20分鐘, 速度提高了很多。 ”
對於速食式的運動, 關鍵是要把握運動者的運動能力以及運動目標, 來決定其運動強度。 比如:讓你10分鐘跑2000米, 相信對於一般的人, 強度已經是不小了。 如果你沒有大塊時間鍛煉, 更要強調運動的目的。
20分鐘:並非“萬金油”
20分鐘的速食運動有健身效果, 但並非萬試萬靈的“萬金油”。
運動健身沒有捷徑, 20分鐘運動也不是投機取巧, 最難的是堅持。 有多少人買了昂貴的健身年卡, 結果一年也去不了幾次。 運動醫學碩士魏必告訴, “我經常去公司宣講, 很多白領都反應脖子酸肩膀痛, 我就教他們做五分鐘的肩頸保健操。 但實際上, 他們連每天五分鐘的運動都堅持不下來。 ”
如果你選擇了速食運動,
魏必日常運營著一家運動損傷工作室, 他提醒, “任何運動都可能造成身體損傷, 哪怕你只運動20分鐘, 方法不對也會損傷。 比如一些比較肥胖的人, 他們選擇每天跳繩來減肥, 最後卻傷了膝蓋。 還有現在最熱的跑步, 因為跑步姿勢不正確、跑鞋的錯誤選擇, 以及路面傾斜, 都有可能導致半邊膝蓋受力過大而引發疼痛。 ”
魏必建議,即使是20分鐘的運動,最好也有運動前的5分鐘熱身,以及運動後的5分鐘拉伸。 ”
魏必建議,即使是20分鐘的運動,最好也有運動前的5分鐘熱身,以及運動後的5分鐘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