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季節變化快 春季謹防食物中毒

專家提醒, 進入即將夏季, 氣溫上升, 是食物中毒高發期, 變質的蔬菜不可食用, 剩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明顯高於新鮮烹飪的蔬菜。

發黴甘蔗

正常甘蔗的橫切面是白色、無味的。 受到真菌污染而發黴變質後甘蔗質地較軟, 外皮無光澤, 顏色較深, 有酸黴等異味, 且截面呈淺黃色、淺褐色至深褐色, 甚至出現黴點。 黴變甘蔗含有神經毒素, 損傷人體中樞神經系統, 食用後2—8小時即發病, 嚴重者出現昏迷、呼吸衰竭、死亡, 其死亡率和出現後遺症的概率達到 50%。 黴變甘蔗中毒的發病高峰期為每年年初, 一旦發生中毒事故, 應立即對食用黴變甘蔗中毒的病人進行洗胃、灌腸以排除毒物, 並送醫院救治, 在對症治療中要特別注意消除腦水腫, 改善腦血循環, 預防後遺症。

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俗稱刀豆、芸豆。 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 徹底加熱可破壞這兩種有毒物質。

若加熱不徹底, 毒素留存極易導致食物中毒。 一般吃後0.5-5小時便會發病, 先是胃部不適, 繼而噁心、嘔吐、腹痛;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頭暈、頭痛和發熱等症狀。 一般入院治療一兩天便可痊癒, 鮮見有死亡者。 衛生監督部門提醒, 四季豆是一種四季都能吃到的蔬菜, 因此四季豆中毒一年四季均會發生。 正確烹調是充分加熱、徹底炒熟, 使豆棍由支挺變為焉弱, 顏色由鮮綠色變為暗綠, 吃起來無豆腥味。 有的人喜歡食用前先用開水燙, 再用油鍋爆炒, 如果兩度加熱均不徹底, 達不到煮熟、煮透、煮變色的要求, 未能將毒素分解殆盡, 引起食物中毒。

扁豆中毒

扁豆因地區不同又叫芸豆角、菜豆、刀豆、四季豆, 是人們普遍食用的蔬菜。 扁豆豆莢含皂素, 對消化道有強烈刺激性, 可引起出血性炎症, 並對紅細胞有溶解作用, 加熱100℃, 經30分鐘以上, 可破壞毒性;豆粒中含血細胞凝集素, 具有血細胞凝集作用。 菜豆放置過久, 尚可產生大量亞硝酸鹽, 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症。 這些毒素在持續加熱下可被破壞。

如在烹調扁豆時沒有熟透, 就會造成中毒;一般中毒發生在進食後l~5小時內, 快者數分鐘, 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 病程1~2天, 預後良好。 輕度中毒不必治療, 可自行恢復;吐瀉嚴重時可靜滴葡萄糖鹽水和維生素C, 促進皂素排泄, 糾正脫水。 市民在食用時盡可能挑選嫩扁豆食用, 因扁豆長得越老, 皂素就越多。 久放的扁豆不宜食用。 食用前摘淨扁的兩端及莢絲, 因這些部位所含毒素最多。

發芽馬鈴薯

馬鈴薯又稱土豆、山藥蛋、洋山芋, 是我國家庭常用的蔬菜, 很多農民家裡都會儲存一些, 隨吃隨做。 時間稍長, 土豆表面會長出綠芽。 馬鈴薯營養豐富, 但內含有龍葵堿, 但未成熟馬鈴薯和發芽馬鈴薯含龍葵堿較高,

進食後極易中毒。 食用0.2克-0.4克即可引起中毒,數10分鐘或數小時之內即可發病, 患者首先感到咽喉部瘙癢、燒灼, 上腹部燒灼、發熱或疼痛, 並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到了春季生芽的馬鈴薯較多,對發芽多、皮肉變色的馬鈴薯不可食用

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裡含有秋水仙堿, 本身無毒, 但進入人體後, 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堿就有毒了。 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口渴等症狀, 嚴重者可有血便、血尿或無尿。 據專家介紹, 秋水仙堿是水溶性的, 食用鮮黃花菜前一定要先經過處理, 去除秋水仙堿。 可以將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焯一下, 然後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 使秋水仙堿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 此時再行烹調, 可保安全食用。 食用鮮黃花菜, 每次不宜多吃, 最好不超過50克。

野蘑菇

每年春季, 毒蘑菇生長旺盛, 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發季節。 每年均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因採食野蘑菇中毒甚至喪命。 衛生監督部門提醒市民珍惜生命, 提高警惕, 切勿採食野蘑菇。 我國已知食用蘑菇種類約有700多種, 大多數美味可口的種類仍處於野生狀態。同時,毒蘑菇資源也非常豐富,多達190多種,以廣東等地毒蘑菇種類最多。據介紹,毒蘑菇與食用菇沒有明顯區別,僅憑肉眼難以鑒別,容易因誤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誤食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死亡率極高。毒蘑菇中毒臨床症狀分為五種類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性型、臟器損傷型和日光皮炎型。

大多數美味可口的種類仍處於野生狀態。同時,毒蘑菇資源也非常豐富,多達190多種,以廣東等地毒蘑菇種類最多。據介紹,毒蘑菇與食用菇沒有明顯區別,僅憑肉眼難以鑒別,容易因誤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誤食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死亡率極高。毒蘑菇中毒臨床症狀分為五種類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性型、臟器損傷型和日光皮炎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