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薺苧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出自1.《本草拾遺》:薺苧生石上者名石薺苧, 紫花細葉, 高一、二尺。
2.汪連仕《采藥書》:鬼香油, 細葉者名天香油。 連根葉搗汁, 其味如香油, 故名。
3.《植物名實圖考》:石薺苧, 方莖對節, 正似水蘇, 高僅尺余, 葉大如指甲, 有小毛, 滇南呼為小魚仙草。
【拼音名】Shí Qí Zhù
【英文名】Scabrous Mosla Herb, Herb of Scabrous Mosla,Scabrous Mosla
【別名】鬼香油、小魚仙草、香茹草、野荊芥、痱子草、土荊芥、野香茹、熱痱草、香草、野芥菜、白鶴草、天香油、五香草、土茵陳、紫花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石薺苧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sla scabra (Thumb.) C. Y. Wu et H. W. Li [Orthodon scabra (Thunb.)Hand.=-Mand.;Mosla punctata (Thunb.) Maxim.]
採收和儲藏:7-8月採收全草, 曬乾或鮮用。
【性味】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清暑除溫;解毒止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4.5-15g。 外用:適量, 煎水洗;或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注意】《廣西中藥志》:表虛者忌用。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風血冷氣, 瘡疥, 痔漏下血, 並煮汁服。
2.汪連仕《采藥書》:潤肌膚, 滋顏色, 敗瘡毒, 止蛇咬、蜂螫, 取葉擦之。
3.《李氏草秘》:治諸癤腫毒。
4.《分類草藥性》:治痧症, 霍亂;解毒, 去暑熱。
5.《福建民間草藥》:除濕祛風。 療濕疹, 止瘙癢。
6.《廣西中藥志》:祛風, 散瘀, 破結, 消毒。 治傷寒頭痛, 中風口噤, 衄血, 腸風, 崩中, 血痢, 癰腫, 跌打。
7.《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暑解表, 消腫, 解毒。 治感冒, 中暑, 痱子, 無名腫毒, 蜈蚣咬傷。
8.《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止血。 治創傷出血, 感冒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