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怎麼調理
手腳冰涼怎麼調理
【中醫艾灸穴位有效治癒手腳冰涼】
進入冬季後, 天氣越加的寒冷, 對於很多人來說會有手腳冰涼的症狀, 尤其是女性朋友居多, 那麼手腳冰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同時手腳冰涼怎麼調理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中醫艾灸療法, 一起來看看艾灸哪些穴位可以調理手腳冰涼吧。
其實中醫認為, 陽虛體質容易手腳冰涼, 所謂的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 導致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 進而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 這種體質的人, 女性多於男性, 而且年輕人更多一些哦。 具體的大家就一起看看吧。
艾灸屬陽, 配合灸火。 灸法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 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 通過經絡的傳導, 起到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 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保健灸法是自古以來的防病之術,
湧泉穴
湧泉穴, 也就是位於人體足底的穴位, 準確的來說就是位於足前部, 凹陷的地方, 具體在第2和3趾趾縫與足跟連線的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 屬於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位, 實際就是腎經的首穴。
根據《黃帝內經》中記載:“腎出於湧泉, 湧泉者足心也。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來自腎經的氣就像源泉的水水, 起源於我們的足底, 湧出來灌溉全身的四肢各處。
施灸方法
可以在晚睡前, 先熱水泡腳20-30分鐘, 然後點燃兩個大艾柱分別放在兩個艾灸罐裡面, 上床睡覺, 包好毛巾分別綁在兩個足底的湧泉穴。
足三裡
陽氣虛衰“早穿衣”
“如果陽氣虛衰, 不能溫煦身體,
除了衣著外, 還應在飲食方面有所注意, 比如多吃一些性屬溫熱的食品, 如牛肉、羊肉、大蒜、辣椒、生薑、桂圓等, 以提高機體耐寒力。
氣血不足偏重食療
傳統醫學認為, 氣血不足的人容易手腳冰涼, 現代醫學也有類似觀點—因為研究發現貧血的人體溫比正常人會略低一些, 血液中缺鐵會更易怕冷。
氣血不暢運動熱敷
還有一種情況的手足冰涼, 卻不是因為陽氣虛衰或氣血不足, 而是氣血運行不暢, 這種情況的最佳應對方式是運動與熱敷。 王主任說, 這類人群一般只是手腳發涼, 身體軀幹部分則不怕冷, 甚至怕熱, 日常加強運動即可改善, 如果不能經常運動, 局部熱敷也能加強血液迴圈。 “還要注意平時不應穿太緊的衣服, 飲食上可多食用一些行氣、活血的食物, 如山楂、金橘等。 ”
腸胃偏弱補血健脾
最後一類手腳冰涼的人, 則與脾胃不和有關, 此類手腳冰涼在兒童與少年中較為多見。
【小編點評】
手腳冰涼有很多因素導致, 可能是陽氣不足、氣血不足等。 出現這樣的情況, 要及時調理下身體, 以上介紹的這些調理方法, 大家可以試試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