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低血氧症怎麼治療

低血氧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血液類疾病, 主要是因為血液中的含氧量比較低而導致的一種症狀。 低血氧症對於患者來說危害十分大, 所以在發病初期, 就應該積極的進行治療。 低血氧症的治療方法有氧療、高壓氧艙治療以及解除支氣管痙攣治療等。 下面將對低血氧症進行詳細介紹。

一、疾病簡介

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 動脈血氧分壓(PaO2)低於同齡人的正常下限, 主要表現為血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下降。 成人正常動脈血氧分壓(PaO2):83~108mmHg。 各種原因如中樞神經系統疾患, 支氣管、肺病變等引起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都可導致缺氧的發生。 因低氧血症程度、發生的速度和持續時間不同, 對機體影響亦不同。 低氧血症是呼吸科常見危重症之一, 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

二、病因

引起低氧血症的常見原因有:①吸入氧分壓過低;②肺泡通氣不足;③彌散功能障礙;④肺泡通氣/血流比例失調;⑤右向左分流。

三、治療

1.氧療

包括簡易面罩, 有創機械通氣, 無創機械通氣。 氧療的目的在於提高動脈血氧分壓、氧飽和度及氧含量以糾正低氧血症, 確保對組織的氧供應, 達到緩解組織缺氧的目的。 無論其基礎疾病是哪一種,

均為氧療的指證。 從氧解離曲線來看, PaO2低於8.0kPa(60mmHg), 提示已處於失代償邊緣, PaO2稍再下降會產生氧飽和度的明顯下降。 按血氣分析, 低氧血症分為兩種。 ①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通氣不足所致的缺氧, 伴有二氧化碳瀦留, 氧療可糾正低氧血症, 但無助於二氧化碳排出, 如應用不當, 反可加重二氧化碳瀦留。 ②單純低氧血症:一般為彌散功能障礙和通氣/血流比例失調所致。 彌散功能障礙, 通過提高吸入氧濃度, 可較滿意地糾正低氧血症, 但通氣/血流比例失調而產生的肺內分流, 氧療並不理想, 因為氧療對無通氣的肺泡所產生的動靜脈分流無幫助。

2.高壓氧艙治療

3.解除支氣管痙攣

主要用磷酸二酯酶抑制藥如氨茶鹼、二羥丙茶鹼, 有鬆弛氣道平滑肌、抑制組胺釋放作用。 用藥時最好監測心率、心律和血藥濃度。 其他尚可選用抗膽鹼藥如異丙阿托品、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醇和腎上腺皮質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