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大腿粗真的不好麼?大腿太細恐增加腎臟病風險

 

研究表明, 慢性疾病跟體型息息相關。 當利用3D全身立體攝影分析, 腰圍大於90公分及大腿圍小於50公分、頸圍超過38公分、或腰腿比(腰圍/大腿圍) 1.8以上的蘋果體型,

易成為患糖尿病、腎臟病、癌症等的高風險族群。

不少現代女性時興瘦大腿, 過去都認為大腿要直、要細才是美, 但健壯的“粗”大腿才有“健康美”。 器官周圍的脂肪太多, 對內分泌有害, 但腿部脂肪、肌肉多, 可增加抗發炎反應的荷爾蒙。 腿太細的人, 也可能缺乏維持體內葡萄糖及脂質的代謝平衡有關的脂聯素, 伴隨出現胰島素組抗, 增加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風險。

有些女性腰瘦、腿也瘦, 這類型人腰腿比都可能高於1.8, 也是腎臟病、糖尿病等高風險族群。 有研究顯示, 腰腿比是偵測第2型糖尿病及內臟器官癌症風險的最佳指標, 腿圍又比臀圍更適合當健康指標, 女性不會受懷孕、骨盆腔變大影響。

一名49歲的計程車司機李先生, 平日工作忙碌, 疏于照顧自我健康, 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 腰圍是101.6公分、大腿圍49.0公分, 腰腿比為2.07, 近日更患第三期慢性腎臟病。 經過半年的健康促進, 如減重、控制澱粉攝取量、提高健走次數後, 現已控制病情。

大家管理體型重點應減少腰圍、頸圍,

並增加腿圍, 才能促進健康。 可在家或辦公室做腿部肌力訓練, 如手扶椅背、一腳抬膝的動作, 此動作重複做8到10次, 有助加強腿圍, 避免慢性腎臟病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