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家長不能說的話 高考前家長應該做什麼
高考前家長忌語一:“加油!爸爸媽媽等你成功歸來!”
點評:高考是一種能力考試,如果家長不切實際地亂囑咐,反倒讓孩子心裡更沒有底氣。
高考前家長忌語二:“祝你成功!”
點評:與其祝願成功還不如換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關心考生安全的話語,因為這樣傳達的資訊是“爸爸媽媽關心我,而不只關心我的成績”。
高考前家長忌語三:“記住你的目標,成敗在此一舉!”
點評:如果過分強調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認為孩子如果考不上好的大學,就會直接影響到今後的前途。
高考前家長忌語四:“我們家孩子模考成績回回棒,老師說考清華北大沒有問題!”
點評:模考畢竟不是真槍實彈的考場。 提醒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值,這樣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壓力,才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揮。
高考前家長忌語五:“把題看仔細,認真答題,千萬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爭取多拿分。
點評:高考前老師已反復叮嚀,這時家長就無需多說。 因為考生都不願在已掌握的知識點上丟分。
高考前家長忌語六:“現在檢驗你複習好壞的時刻來了,你要好好把握。 ”
點評:如今的孩子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家長說這樣的話,多半會讓孩子那本來就容易波動的情緒更加難以平靜。
高考前家長忌語七:“再堅持一下,好好把試考完,你和爸媽就都解放了。 ”
點評:孩子聽到這話,會感覺自己是家長的負擔,好像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倔強、任性的孩子,可能會頂撞,以至於傷害雙方感情。
高考前家長忌語八:“同樣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
點評:往往有一些家長喜歡拿孩子來相互攀比,其實,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就應該有所滿足。
高考前家長忌語九:“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要有出息。 ”
點評:很多家長都認為,在孩子沒有成人之前,孩子學習優秀、自覺、求上進就是對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報。
高考前家長忌語十:“考不上爸爸媽媽也不會怪你,明年我們再重新複習。 ”
點評:很多家長希望用這樣的話來給孩子減壓,幫他們寬心。 其實,大部分考生對這句話非常反感,他們覺得還沒有高考就說這話,就是家長對他們能力的一種否定。
把學校的事兒當“工作”
高三家長, 要有兩份工作意識。 一份是自己的本職工作, 另一份是孩子學校的事, 工作再忙, 應酬再多也不能輕視學校的事。
把學校的事兒當工作, 這一比喻不一定恰當, 但孩子升入高三後, 家長就要馬上進入狀態, 要瞭解學校高三一年的安排、教學進度, 有幾次大型的考試, 每次考試內容, 比如是階段性考查, 還是綜合性訓練, 是校測, 還是區裡統練。
您也許會問, 上哪兒去瞭解這些呢?其實這些安排很多學校在家長會上都會向家長說明, 因此, 家長會一定要準時參加, 認真對待。
高三的家長會不同于高一、高二, 不能把瞭解孩子的學習當唯一目的,
瞭解高考那些事兒
有些家長從孩子高一、高二時就關注相關資訊, 到了高三就對高考政策瞭解得很深入了, 但是大多數家長進入高三才開始關注高考那些事兒, 逐漸熟悉瞭解高考。 比如知道高考什麼時間報名, 什麼時間體檢, 有哪些特殊招生考試、什麼時間填報志願等等。
雖然不是每件“考事”都與每個考生有關係, 但是家長對政策瞭解得越多, 吃得越透,越能幫孩子抓住機遇,將來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也更能得心應手。
高考就像接力賽,一棒落後,下一棒追起來就更難。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高三新學期馬上就要到來,現在瞭解已經不早了,家長應該儘快進入角色,當好孩子的參謀和嚮導。
學會判斷高考形式
瞭解政策,收集資訊也有講究,不是所有的資訊不分主次全部收入囊中。要做有心的家長,面對海量的高考資訊要會取捨,會篩選,最終整理出自己所需的有用資訊。
比如,瞭解本年度本地區的考生人數、計畫錄取人數、實際錄取人數、各批次控制分數線、各批次錄取考生人數、各院校提檔線,以及孩子所在學校、區縣的本科升學率,孩子目標學校和專業的情況等等。
收集和參考當年的資訊,不僅能讓考生家長心裡有數,還可以預測來年高考形勢和孩子在考生群體中的位置。高考政策每年都會多少有些變化。家長收集的有用資訊越多,對判斷來年的高考形勢會比較有利。
當好情緒穩定劑
孩子上高三了,家長們都會懷著與孩子共同奮戰高三的決心。但每天把成績、分數掛在嘴邊,常常不由自主的囑咐、詢問,會讓孩子和自己都深陷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之中。稍有哪句話孩子聽不順耳,便成了導火索,引起家庭矛盾,親子衝突。
曾有家長抱怨說,“孩子上高三後,脾氣一天天見漲。我幾乎不敢和她說話,生怕哪句話說不好她又發脾氣!”
高三家長不能當孩子情緒的晴雨錶,要做情緒的穩定劑:少說多聽,少指教多鼓勵。心理期望值要恰如其分。遇到孩子成績突然下滑、早戀等特殊情況一定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必要時採取冷處理。給孩子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港灣,讓孩子感受到一個慈祥、平和、善解人意的父母的愛。
一位“狀元”家長說:“我從來沒有給孩子定一個很高的要求,他要考什麼樣的學校、要考多少分,我只是盡我所能,每天都能聽到他的笑聲。”
2017-05-15高考前吃什麼補腦能捉高記憶力 吃什麼提高記憶力最快 2017-05-15高考吃什麼補腦保健品 高考吃什麼增加記憶力
吃得越透,越能幫孩子抓住機遇,將來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也更能得心應手。高考就像接力賽,一棒落後,下一棒追起來就更難。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高三新學期馬上就要到來,現在瞭解已經不早了,家長應該儘快進入角色,當好孩子的參謀和嚮導。
學會判斷高考形式
瞭解政策,收集資訊也有講究,不是所有的資訊不分主次全部收入囊中。要做有心的家長,面對海量的高考資訊要會取捨,會篩選,最終整理出自己所需的有用資訊。
比如,瞭解本年度本地區的考生人數、計畫錄取人數、實際錄取人數、各批次控制分數線、各批次錄取考生人數、各院校提檔線,以及孩子所在學校、區縣的本科升學率,孩子目標學校和專業的情況等等。
收集和參考當年的資訊,不僅能讓考生家長心裡有數,還可以預測來年高考形勢和孩子在考生群體中的位置。高考政策每年都會多少有些變化。家長收集的有用資訊越多,對判斷來年的高考形勢會比較有利。
當好情緒穩定劑
孩子上高三了,家長們都會懷著與孩子共同奮戰高三的決心。但每天把成績、分數掛在嘴邊,常常不由自主的囑咐、詢問,會讓孩子和自己都深陷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之中。稍有哪句話孩子聽不順耳,便成了導火索,引起家庭矛盾,親子衝突。
曾有家長抱怨說,“孩子上高三後,脾氣一天天見漲。我幾乎不敢和她說話,生怕哪句話說不好她又發脾氣!”
高三家長不能當孩子情緒的晴雨錶,要做情緒的穩定劑:少說多聽,少指教多鼓勵。心理期望值要恰如其分。遇到孩子成績突然下滑、早戀等特殊情況一定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必要時採取冷處理。給孩子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港灣,讓孩子感受到一個慈祥、平和、善解人意的父母的愛。
一位“狀元”家長說:“我從來沒有給孩子定一個很高的要求,他要考什麼樣的學校、要考多少分,我只是盡我所能,每天都能聽到他的笑聲。”
2017-05-15高考前吃什麼補腦能捉高記憶力 吃什麼提高記憶力最快 2017-05-15高考吃什麼補腦保健品 高考吃什麼增加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