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蘄蛇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蘄蛇的功效與作用

本品為蝰科動物五步蛇 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乾燥體。 多於夏、秋二季捕捉, 剖開蛇腹, 除去內臟, 洗淨, 用竹片撐開腹部, 盤成圓盤狀, 乾燥後拆除竹片。

【性狀】 本品卷呈圓盤狀, 盤經17~34cm, 體長可達2m。 頭在中間稍向上, 呈三

角形而扁平, 吻端向上, 習稱“翹鼻頭”。 上齶有管狀毒牙, 中空尖銳。 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 其“V”形的兩上端在背中線上相接, 習稱“方勝紋”, 有的左右不相接, 呈交錯排列。 腹部撐開或不撐開, 灰白色, 鱗片較大, 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 習稱“連珠斑”;腹內壁黃白色, 脊椎骨的棘突較高,

呈刀片狀上突, 前後椎體下突基本同形, 多為彎刀狀, 向後傾斜, 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後隆面。 尾部驟細, 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 枚。 氣腥, 味微鹹。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Ⅹ A)測定, 用稀乙醇作

溶劑, 不得少於10.0%。

【炮製】 蘄蛇 去頭、鱗, 切成寸段。

蘄蛇肉 去頭, 用黃酒潤透後, 除去鱗、骨, 乾燥。

酒蘄蛇 取淨蘄蛇段, 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幹。

每100kg蘄蛇 , 用黃酒20kg。

【性味與歸經】 甘、咸, 溫;有毒。 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 祛風, 通絡, 止痙。 用於風濕頑痹, 麻木拘攣, 中風口眼{咼}斜,

半身不遂, 抽搐痙攣, 破傷風, 麻風疥癬。

【用法與用量】 3~9g;研末吞服, 一次1~1.5g, 一日2~3次 。

【貯藏】 置乾燥處, 防黴, 防蛀。 蘄蛇, 又名喬殼鬥、翹鼻蛇、五步蛇, 因李時珍最早在蘄春發現而得名,

載入《本草綱目》, 與蘄龜、蘄艾、蘄竹並稱“蘄春四寶”,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明、清時期, 因過度捕殺, 蘄蛇數量銳減, 以至近百年來, 人們再也沒有發現蘄蛇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