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發生猝死如何急救及做好防範
1、猝死情況發生緊急:多數死於發病後15分鐘內
猝死, 指表面健康或病情基本穩定的病人發生了預料不到的、突然的心搏、呼吸停止, 而且於發病後6小時內發生(心源性猝死於發病後1小時內心搏驟停, 約占全部心搏驟停患者的80%以上)。 日常所說的猝死一般是指心源性猝死, 它通常是因為心跳節律發生異常導致的。 正常的心跳應該是像鐘擺一樣有節奏的, 但是當心跳節律性被破壞時心臟就會進入“心室顫動”的狀態, 心臟原本有節奏的有力的收縮舒張運動就變成了無規律的無效顫動, 全身血液迴圈會在數秒鐘內停止,
據統計, 87.7%的猝死患者的發病現場是醫院以外的各種場合, 而其中約2/3以上死於發病後15分鐘內;不足1/3死於發病後15分鐘至2小時之間。 顯然絕大多數病人根本來不及去醫院, 救護車也不可能在幾分鐘內到達病人身邊, 病人便在發病現場或送往醫院途中發生猝死。 因此, 掌握現場CPR技能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另據統計資料顯示, 美國每年有30萬人發生心臟性猝死, 占全部心血管死亡人數的50%以上, 而且是20-60歲男性的首位死因。 我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心臟性猝死的男性年平均發病率為10.5/10萬, 女性為3.6/10萬。
2、發生心源性猝死有何臨床表現
主要是心跳驟停和呼吸停止。 可依次出現下列症狀和體征:①心音消失;②脈搏觸不到, 血壓測不出;③意識突然喪失, 若伴抽搐, 稱之為阿斯綜合征, 發作可自限, 數秒或1~2分鐘可恢復, 持續時間長可致死;④呼吸斷續, 呈歎息樣, 隨後停止;⑤昏迷;⑥瞳孔散大。 判斷心跳驟停最主要的特徵是意識喪失和大動脈搏動消失。
猝死發生前:有的沒有任何先兆, 甚至無冠心病史, 部分病人在猝死前數分鐘至數天可出現心前區痛並可伴呼吸困難、心悸、疲乏感等, 或有心絞痛加重。 有些病人有急性心肌梗塞症狀。
猝死發生時:當心臟喪失有效收縮超過10-15秒時, 即出現神志不清和抽搐;呼吸迅速減慢, 變淺乃至停止, 紫紺明顯, 脈搏摸不到, 血壓測不到等。
3、心源性猝死的應急處理措施:儘快實施心肺復蘇搶救
一旦發現有意識喪失的病人時, 要快速的進行識別, 如果是心源性猝死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 為搶救病人贏得寶貴的時機, 同時儘快與120急救取得聯繫。 只有對心臟驟停的病人進行及時、正確的搶救, 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如果心搏停止的時間超過4~6分鐘才開始搶救, 則很少復蘇成功;超過10分鐘, 則無復蘇成功的可能。
心肺復蘇的簡要步驟如下:
開放氣道。 首先應使氣道通暢, 必須將患者放置在硬的平板上, 取仰臥位, 撤出枕頭及墊在頭部的衣物等, 救護者雙手將患者頭部後仰, 托住下頜關節,
人工呼吸。 簡單的方法是口對口吹氣, 即救護者深吸氣後將氣吹入病人口中(一手捏緊患者鼻孔), 以20次/分進行。
胸外按壓。 胸外心臟按壓方法要正確, 兩手掌重疊置於病人胸骨下部, 以保持主要按壓力放在胸骨上, 減少肋骨骨折的發生, 按壓時肘伸直, 壓力需足夠大, 壓低胸骨3~5釐米, 然後突然放鬆, 以60~70次/分的速率按壓, 連續按壓不間斷。 由於胸外按壓使胸廓變化, 胸腔內壓改變, 使胸腔內外動靜脈壓力發生壓差, 從而使迴圈恢復。 按壓有效的指征是:①觸到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②血壓:收縮壓在7999.32帕左右;③散大的瞳孔開始縮小。
2011最新心肺復蘇指南強調儘快實施心臟按壓。 即使不進行人工呼吸也能起到同樣的成功率。 因此千萬不要延誤心臟按壓時間.
4、預防心臟性猝死, 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
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年青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生活方式, 中青年往往對心血管疾病重視不夠, 沒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缺乏健康意識, 飲食不平衡。 其次, 中青年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 工作和生活負荷重, 一直處於疲憊狀態, 無暇顧及健康, 使得身體鍛煉越來越少, 體質減弱。 另一方面, 心理壓力大, 精神高度緊張或過度焦慮、情緒波動大。 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輕化的狀況。 因此, 預防心臟性猝死,
首先, 飲食習慣尤其重要。 提倡的高纖維、低脂肪的“地中海式”飲食習慣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所謂地中海式飲食習慣是指食用大量水果、蔬菜、堅果、豆類、穀類, 食用適量魚類、肉類、雞鴨和乳類產品, 用餐時喝點葡萄酒, 食用油以菜籽油和橄欖油為主。
同時, 規律適量的運動不可少。 規律適量的運動不僅可以減少心臟性猝死, 還可以減少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推薦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 不宜過分劇烈。 如果運動中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 也推薦及時到醫院就診, 做個心臟的“深度體檢”, 如運動負荷心電圖、SPECT、CTA、心臟彩超等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心臟嚴重問題。
堅持定期做健康體檢。 無論心臟病患者還是身體健康的人, 都應定期進行體檢,因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臟性猝死,經常會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別是心臟有器質性病變,但症狀不明顯的中年人。
調整情緒,勞逸結合。精神緊張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精神過度緊張還會誘發心率失常,情緒激動很容易誘發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還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發生心肌梗塞等意外。因此要做好在緊張中鬆弛情緒,自我調整。
都應定期進行體檢,因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臟性猝死,經常會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別是心臟有器質性病變,但症狀不明顯的中年人。調整情緒,勞逸結合。精神緊張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精神過度緊張還會誘發心率失常,情緒激動很容易誘發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還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發生心肌梗塞等意外。因此要做好在緊張中鬆弛情緒,自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