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天保健養生
冬季養生, 對人體有著良好的作用。 中醫養生學認為, 適應四季陰陽才能維持生命活動, 並總結出春天養肝, 夏天養心, 秋天養肺, 冬天養腎的理論。 冬季是陰氣極盛、萬物收藏之季, 生物處於冬眠階段, 以養精蓄銳, 適應明春之生機。 故中醫素有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之說。
1。 生活規律, 起居有常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冬三月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早睡以養人體陽氣, 保持溫熱的身體;遲起以養奶氣, 日出而做, 以避嚴寒, 求溫暖。 現代醫學也認為,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 應注意防寒。 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衣著要暖和、寬鬆、柔軟。 腳要保暖, 睡前用溫水洗腳, 並搓腳心100-200次, 以補腎健腦。 總之, 冬季宜養藏為本, 強腎助陰, 以順應自然。 禦寒健身。
2。 飲食調攝, 科學合理
腎主鹹味, 心主苦味, 鹹能勝苦, 故冬季飲食之味宜減鹹增苦, 以補心氣、固腎氣。 飲食宜溫熱, 但不可過熱。 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 以防損傷脾胃。 民諺雲:冬朝勿空心, 夏夜勿飽食。 因此, 早上可煨生薑服少許, 以驅風禦寒。
還要注意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的攝取, 適量食胡蘿蔔、油菜、菠菜、綠豆芽、棗、核桃仁等。 中醫認為, 藥補不如食補。 陰虛之人應適當多食些羊肉、雞肉、鵝肉, 以補虛益氣、養胃生津。
3。 加強鍛煉, 增強體質
中醫素有食補不如氣補之說。 冬天動一動, 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
吸氣時兩手經腰後上提至胸前、聳肩, 呼氣時念吹字(不出聲), 提肛收腹, 腳趾抓地, 兩手由胸前落至膝, 屈膝半蹲。 然後, 雙手攀足, 站立或直腿, 雙手下按足背或抓腳趾, 稍停, 反復慢做10次左右。 再搓腰50-100次, 最後倒退走半小時左右。 也可學打太極拳或拍打功、疏通經絡功等;或做慢跑、散步、滑水、跳繩、球類等到運動項目。
冬季晝短夜長, 陽光微弱, 應多在室外鍛煉, 以補陽光照射不足。 在冷空氣中活動可增強神經調節機能, 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 但鍛煉不宜出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