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治療兒童多動症
國外報導其發病率約5%~10%, 在我國, 其發病率約占全體小學生的1%~10%, 男性患兒約為女性患兒的4~9倍, 多發於6~14歲。 患兒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其主要表現為注意力障礙, 如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專心做事或聽課, 易受外界干擾;行為障礙, 如好動、好說、好鬧, 自己難以控制, 與年齡不相稱的活動過多, 語言過多, 難以遵守紀律, 容易影響他人學習, 好與同學爭吵;情緒障礙, 如易怒、易興奮, 情緒不穩, 易激動, 控制力弱, 常因不能滿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鬧, 甚至在衝動時打鬧不休, 較難預測其情緒波動;學習困難, 如儘管其智力不差,
中醫學無多動症病名的記載, 但在一些醫籍中有一些與多動症一些症狀相類的描述。 如《靈樞·行針》“重陽之人, 其神易動, 其氣易往也”, 《素問·舉痛論》“驚則心無所倚, 神無所歸, 慮無所定”, 又如《壽世保元》雲:“徒然而忘其事也, 盡力思量不來, 為事有始無終, 言談不知首尾。 ”這些描述與多動症患兒臨床表現十分相似。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 一般認為與早產、難產、腦外傷和某些傳染病、中毒等因素有關,
張士卿教授系甘肅省名中醫,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 甘肅中醫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 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等職。 他通過多年臨床實踐, 認為兒童多動症的發病, 除了與其先天不足, 後天失養導致脾胃虛弱、氣血虧乏, 精血不充, 以致心神無以受奉, 肝木不得涵養, 體內陰陽失衡, 陽動有餘、陰靜不足, 神魂志意不周有關外, 很多情況下和痰瘀互結、清竅受蒙亦關係密切。
痰瘀攻於心腦而生多動諸證
張士卿指出, 痰瘀相關的理論, 由來已久。 早在《黃帝內經》中, 對於痰瘀相關的理論和治療已初見端倪, 如《靈樞·百病始生》說:“凝血蘊裡而不散, 津液澀滲, 著而不去而積成矣。 ”又說:“腸胃之絡傷, 則血溢於腸外, 腸外有寒, 汁沫與血相搏結, 則合併凝聚不得散, 而積成矣”, 說明了津液與血瘀相互影響的病變過程。 後世歷代醫家據此不斷對痰瘀理論進行發揮, 清代醫家唐容川更是在《血證論》中明確提出“血瘀積久, 亦能化為痰水”, “瘀血流注, 亦發腫脹者, 乃血變成水之證”。 張介賓也說:“痰指人之津液, 無非水穀所化, 化失其正, 則臟腑病、津液敗而血氣即成痰水”等等。 可見, 痰與瘀雖是人體內不同的病理產物, 但是兩者卻有著共同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