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這些炎症不必使用抗生素

在我們的生活中, 因為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或者是身體某個部位受到了細菌的侵襲導致感染的話, 就很容易讓身體某個部位出現發炎的症狀, 比如咽喉發炎, 或者是鼻子發炎等等。 而熟悉一些醫療常識的人肯定知道, 治療炎症的話必須要使用抗生素, 因為只有抗生素、才能夠消滅炎症, 還我們一個健康的身體。 不過, 有的炎症就不必使用抗生素了。

咽喉痛。 抗生素多用於細菌感染, 對病毒引起 的咽喉疼痛無效。 建議咽喉痛時先通過喝水、休息等緩解。 由感冒引起的咽喉痛, 可選用非處方止痛藥撲熱息痛或布洛芬。 如果感染較為局限, 僅有咽喉症狀, 同時

體溫超過38.5℃, 咽痛持續24~48小時, 應懷疑是細菌感染, 遵醫囑用抗生素。

呼吸道感染。 輕度咳嗽可能由於過敏、病毒感染等引起, 如果症狀較輕, 1~2周內一般可緩解, 不必用抗生素。 但如果症狀持續, 或伴有高燒、氣喘,

應及時就診。 尤其是呼吸急促、頭痛的中老年患者, 應懷疑是肺部感染, 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鼻竇炎。 鼻竇炎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患者很難分別, 應請醫生判斷。 鼻竇炎病程比感冒長, 多超過兩周, 如果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 用抗生素不僅不能加快康復, 還可能引起耐藥。 約有1/3的鼻竇炎患者會繼發細菌感染, 需要用抗生素對症治療。

眼部感染。 眼睛出現輕度發紅和不適, 可不用抗生素處理。 如果眼部有分泌物、結痂時, 可能是細菌性結膜炎, 應遵醫囑使用抗生素眼藥水。

耳部感染。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高燒、嘔吐等症狀時, 確實要遵醫囑用抗生素。 但慢性中耳炎是否要用抗生素, 應聽從醫生建議。 如果發病時自己不規律地使用抗生素,

可能增大耐藥風險。

泌尿道感染。 出現輕度尿頻等症狀時, 建議適當多喝水和規律休息。 還可考慮每天喝250~500毫升紅莓汁, 預防和改善泌尿道感染症狀。 如果症狀不能緩解或反復出現, 應及時就診, 明確是細菌感染時, 要按療程和劑量使用抗生素。

在生活中隨處都可能存在著真菌, 真菌不但會容易讓我們得腳氣, 還容易導致我們的皮膚感染, 讓皮膚表面長出癬來。 比如在頭皮上或者是在胳膊上, 都可能被真菌感染之後長癬, 這時候一般的人就會選擇口服抗生素來治療, 認為抗生素可以消滅真菌, 治療疾病。 可是專家指出, 抗生素對真菌導致的癬並沒有治療效果。 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外用乳膏,

而不是擅自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