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耳機不聞身外事 留神雜訊性聽力下降
近期,門診連續來了幾位聽力下降的病人,他們也不清楚是從哪一天開始聽不清的,但從聽力檢測的圖形看,高度懷疑有雜訊接觸史。雜訊從何而來?他們都很納悶,工作或生活環境中並沒有明顯的雜訊。醫生很執著,從細節上一路追問下去,終於找到原因——那都是上學放學或上下班途中全程聽耳機惹的禍。
雜訊,通常被定義為泛指一切不悅耳的聲音,而在聽力學領域,雜訊一般指有可能導致聽力損害的聲音。雜訊損傷了內耳毛細胞,造成細胞代謝紊亂,供血、供氧不足,特別是長時間的雜訊暴露會導致毛細胞不可逆轉的損傷,引起雜訊性聽力下降。雜訊性聾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最常見的是由長期雜訊暴露引起的慢性、漸進性感音神經性聾。急性聲創傷可能引起一過性聽閾改變,而慢性雜訊性損傷造成的就是永久性的聽閾改變。雜訊暴露除了雜訊強度外,暴露的時間長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聽力損失嚴重的患者,言語識別率也會下降。
我們經常見到乘坐地鐵的年輕人戴著耳機聽音樂或看視頻,聲音可以大到身旁的人都能聽到。還有些熱衷於跑步的人戴著耳機晨練,還在微信朋友圈裡討論應該選擇哪些有節奏的曲子助跑。大學自修的教室裡也可見到學生戴著耳機聽音樂或是練習英語聽力。
這樣長期地使用耳機會導致雜訊性聽力下降。這是因為人戴上耳機後,外耳道口即被耳機緊緊堵塞住。聲音沒有經過空氣過濾掉部分雜音,在同等分貝的情況下,比外界傳入的聲音對聽力的損傷更大。耳機的音量輸出一般在84分貝左右,有些高頻範圍能達到120分貝。有研究表明,當人耳聽到的音量超過85分貝時,時間較長可造成聽覺疲勞;當音量高達110分貝以上時,足以使人體內耳的毛細胞死亡,嚴重者還會造成不可恢復性聽力損傷。
與普通耳機相比,入耳式的耳塞危害更大。同樣的音量下,入耳式耳塞對耳膜產生的刺激更大,更容易造成聽力損失。
我國科技人員對平均年齡在23歲左右的受試者進行分組,分為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機1小時和1-2.5小時兩組,分別與聽力正常的對照組相比,發現有顯著的聽閾差異,特別是在高頻區4000赫茲以上聽閾明顯大於低頻區。而兩組中耳機使用時間越長,聽力損害越嚴重。
聽耳機造成的聽力損失一般首先出現在高頻聽閾。有學者研究發現,常在雜訊環境中可引起4000赫茲聽力首先下降。而雜訊性聾的聽閾曲線在大多數人中可見到4000赫茲或6000赫茲為中心的聽閾曲線切跡。這是一個標誌性改變。但是,由於我們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語言頻率並未受影響,所以早期常被忽視。只有當聽力損失向低頻延伸,語言頻率聽力損失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出現主觀感覺聽力障礙,使語言交流和社交活動受到影響。因此,使用耳機給年輕人帶來的影響,通常要多年之後才能夠顯現出來。
聽耳機還會造成一些不良影響,主要症狀有耳鳴、重聽,甚至爆震性耳聾;其他包括頭暈腦漲,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維和反應的靈敏性以及記憶力減退,還會變得煩躁不安、缺乏耐心。對於戴耳機騎車的朋友還會影響交通安全。
當你想戴耳機聽音樂或英語時,請選用優質的耳機,還要儘量把聲音調至40-60分貝(相當於一般談話聲或略小),每次聽不超過30分鐘,並定期做聽力檢查。另外,使用耳機的環境也很重要。在安靜的環境中使用耳機對耳朵的損傷最少,而在嘈雜的地鐵上或者在健身房內使用耳機對耳朵的損傷是最大的。因為背景雜訊已經達到60分貝以上,為了聽清耳機內播放的內容,音量一定會不自覺地調高很多。另外,騎車、乘車、走路時不要戴耳機聽音樂,以免發生意外。
也有些細心的病人出現高音調耳鳴(如蟬鳴、汽笛聲、金屬聲等),就會及時就診,這些病人中也包括沒有明顯聽力下降的。他們的純音測聽結果顯示僅4000赫茲聽閾下降;有的人純音測聽正常,僅僅表現為耳聲發射4000赫茲或8000赫茲畸變產物未引出(早期內耳外毛細胞損傷的表現)。所以耳鳴也是一種警示,提醒人們要儘早到耳鼻喉科就診,這對防治耳聾非常重要。
雜訊性聾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隱匿性,不容易早期被人們所認識。同時,雜訊性聾屬於感音神經性聾,一旦發生,則難以逆轉,目前也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大家一定要從細節點滴做起,避免讓耳機成為聽力的“掠奪者”。
朱雅穎(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