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做到這五點 糖尿病發病率至少減少50%

●糖尿病的併發症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慢性併發症來得較為隱蔽, 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早期尚可逆轉, 晚期必受其害

2013年, 我國20歲以上糖尿病總人數高達1.14億。 糖尿病不僅給病人帶來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 也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 根據發病的緩急以及病理上的差異, 糖尿病的併發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急性併發症來勢洶洶, 處理不當就會危及生命。 而慢性併發症來得較為隱蔽, 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早期尚可逆轉, 晚期必受其害。 隨著胰島素的廣泛使用以及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

急性併發症防治水準大大提高, 死於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患者越來越少, 而慢性併發症的威脅則逐漸增大。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主要有高血壓、腦血管併發症、心血管併發症、下肢血管併發症、眼部併發症、腎臟併發症、神經併發症等。 根據本世紀初的一項調查, 我國因糖尿病住院的病人中, 至少有一種糖尿病併發症的患者高達73.2%, 有些併發症發生率已經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的水準。

從遺傳的角度來看, 任何一個國家從貧窮走向富裕, 都要面臨糖尿病人數劇增的挑戰。 為了適應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條件, 長期貧困者的體內會產生一種“節約基因”, 使人善於積攢能量, 忍饑挨餓,

得以生存。 但是, 當生活條件改善後, 人們無需忍饑挨餓, 這種“節約基因”就由好東西變成了壞東西, 讓人迅速變胖, 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 因此, 防治糖尿病, 主要是改變引起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改變不健康、不科學的生活方式。 防治糖尿病, 應該做到“五點”:多懂點、少吃點、勤動點、放鬆點、藥用點。 如果一個人能夠長期做到這“五點”, 糖尿病的發病率至少能減少50%。

多懂點。 要多看看有關糖尿病的書籍, 增加對糖尿病基本知識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瞭解, 知道其危害及預防方法。

少吃點。 減少每天的熱量攝取, 特別是避免大吃大喝、吸煙喝酒等, 要吃得合理、吃得科學, 既享受生活的樂趣, 又不至於因大吃大喝而導致疾病。

勤動點。 適度增加體力活動時間和運動量, 避免肥胖的發生。 肥胖或者超重是罹患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避免了肥胖, 也就意味著在遠離糖尿病。

放鬆點。 避免過度緊張、勞累、不愉快, 人在緊張焦慮的時候, 體內會大量生成並分泌對抗胰島素的應激激素, 升高血糖和血壓。 保持平和心態, 勞逸結合, 不但能預防糖尿病, 而且可以使人健康長壽。

藥用點。 如果有血糖、血壓、血脂、血液流變學不正常等問題, 在管住嘴、邁開腿之後, 代謝紊亂仍不能夠糾正, 可找醫生適當用點藥物, 借助藥物的力量使之恢復正常。

(作者為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