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揭秘:有錢任性背後暗藏的心理危機
“有錢, 就是任性!”這句話幾乎成為2014年歲末最為火爆的一個流行語, 並且成為微信段子的抓手。
大家通常的理解是, 有錢就可以不受拘束, 跟著感覺走, 由著性子來。 但其實, 這句流行語背後的故事卻並未廣為人知。
老劉買保健品與“有錢, 就是任性”
據媒體報導, 2014年4月, 老劉花了1760元網購一款保健品。 不久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 對方稱老劉必須再買其他配藥才有效。 老劉信以為真, 匯去了5500元。 但接下來他就陷入了無休止的接電話中, 在4個月的時間, 基本就是不停地給對方匯錢。 而騙子覺得, 老劉的存在簡直超越了他們的想像。
任性還是“被恐懼脅迫心理”
但實際上, 老劉並非有錢人, 上當之初或許有點任性, 但覺察騙局之後, 還是不由自主地被騙, 這哪裡是任性,
在遭遇被騙的時候, 老劉開始信以為真, 但隨著自己的錢一次一次匯出, 他自己也覺得不對頭了。 但如果此時選擇清醒, 他就要承擔一個事實:自己被騙了很多錢!既破財又丟人。 破財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不願接受的事情。 被騙破財則更加令人自責難堪, 特別是被熟人知道了, 難免會遭遇尷尬與嘲笑。 但如果選擇聽信騙子的話, 那麼至少還有希望, 畢竟人家在電話裡要麼情詞懇切, 要麼義正詞嚴, 讓自己看到了一線曙光,
這種心理是一種典型的被恐懼脅迫的狀態。 即當事人處於一個危險的境地, 如果突圍, 就會面對危險, 面對恐懼, 承受損失和風險;如果不反抗, 則可以暫時性地回避恐懼, 回避真相, 但實際上會讓自己陷入一個更大更深的麻煩當中。 曾有媒體報導, 一位元白領女性, 在丈夫出國期間偶爾與社區保安發生了曖昧關係。 但事後保安要脅該女子必須如何如何陪自己, 否則就令其身敗名裂。 該女子被預想的危險嚇壞了, 只好委身於這個保安,
這位女白領和老劉雖然經歷的事情不同, 但在心理上都處於被脅迫、被綁架的狀態。 他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 就是在危險面前, 不由自主地選擇了“回避”這種幼稚消極的心理應對方式, 就像小孩在生病的時候, 寧可頭疼難受也不願打針吃藥一樣。 其心理防禦機制被恐懼感打回了原形, 退行到了幼兒的水準。
勇於面對與消極等待
像老劉和女白領這樣被脅迫的事情, 其實在生活中並不罕見。 只是很多人一直被脅迫著, 不敢暴露而已, 尤其一些畏罪潛逃的人員, 在流亡中被想像的懲罰脅迫著。 當人處於這種狀態時, 如果想要擺脫,
其實, 如果真正地直面現實, 很多時候危險一般都不像擔心的那樣不可收拾, 有時就是一隻紙老虎。 真正地面對了, 甚至還會有轉機出現。
有這樣一個笑話, 一個人乘船旅行, 上船後發現自己沒帶錢包, 沒法就餐。 本想忍兩天過去, 但一天過後就忍不住了。 於是抱著隨它去的心態,
文/宋崇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