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揭秘:戀人都有的兩大“愛情恐懼”

案例一:

在期待中幻想著

傑克這幾天總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前兩天, 女友鐘斯說要去參加大學同學聚會, 所以這個週末不能和他在一起。 傑克很想問問她到底在哪裡聚會­有什麼活動­她的那位初戀情人會不會去­可是, 他擔心鐘斯會把他看成是心胸狹窄之徒, 於是那些在心裡問了無數次的問題, 到了嘴邊在舌頭尖上打個旋就變成了:什麼時候回來­用不用我去接你­

鐘斯倒是心無城府地回答:“不用。 ”這更讓傑克不安了。 她和他總不能心有靈犀一點通, 真是讓人掃興。

其實, 傑克是個很精明的人,

他一直以為他和女友之間應當如兩條暢遊在愛情海洋中的透明的魚, 他總覺得女友應當對他再坦誠些, 但他又不敢把這種期望告訴對方……

傑克就這麼“期望”著。 當他的期望在心中壓抑一些日子後, 他發現自己變得愛猜疑, 變得對女友不信任。 一次, 當他三天沒見到女友時, 他甚至莫名其妙會一個勁地盤問對方:“這三天你都幹了些什麼­”氣得女友問他:“你到底想要知道些什麼­”便摔門而去……

心態解密

當相戀的一方發現自己擁有的愛情與想像和要求的不一樣時, 就會從心裡產生出某種“填補”的渴望。 儘管這種渴望有時根本不可能實現, 有的也與“愛情”無關, 但浪漫的天性, 對完美愛情的追求使得戀愛雙方不斷地追逐著這些永無休止的夢。

戀人間的相互期望, 從來就是愛情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動力。 當期望得到實現時, 愛情得到加強和鞏固;當期望不能實現時, 他們就會將其變為幻想。 潛意識一直在說“這是不可能的”, 可作為當事者卻控制不住自己。 傑克的反應便是如此。

如何解脫

上述這類幻想恰如一個個清醒的夢, 即“能在夢中意識到自己在做夢的夢”。 要克服這種期待中幻想的“愛的恐懼”心態, 方法有三:一、當相戀的一方發現自己擁有的愛情與想像和要求的不一樣時, 應避免產生某種“填補”的渴望, 便能減輕這種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二、放棄追逐那些永無休止的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期待中的幻想。 三、提高自信心, 瞭解自己在對方心裡的重要位置,

知道自己的長處, 以消除猜疑的心態。

案例二:

找回失落的快樂

近來, 茱蒂覺得跟自己的同居男友相處時, 總是乏味得打呵欠, 從前可不是這樣的。 是自己變心了­可兩人之間似乎仍舊一往情深;是對方變了嗎­可是, 與剛剛相戀時相比, 男友一樣英俊高大, 一樣在跨國公司上班, 音容笑貌都沒變。 男友絕對是她最佳的老公候選人。 可是, 和男友在一起時, 無論做什麼事情, 茱蒂都覺得沒勁:他說逛公園, 她答已經逛了幾百遍了;他提議上咖啡廳喝咖啡, 她回說人都泡成咖啡了……總之, 一句話:茱蒂覺得日子過得不快樂。

心態解密

顯然, 茱蒂患上了“快樂缺乏症”。

戀人相處的時候, 覺得缺乏快樂一般都有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

有的人可能是因為相處在一起老是講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 甚至連所穿的衣服都從未改變, 終至厭倦;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對對方的某些毛病產生了“看不慣”的感覺, 而對方偏偏屢教不改;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對方一直挑自己的錯, 甚至在著裝、走路、講話的嘴形這些小事上, 也橫挑鼻子豎挑眼。

如何解脫

對缺乏快樂的戀人來說, 要消除這種心態, 首先得從心靈深處找出原因所在。 一個人之所以在相愛的時候缺乏快樂, 完全有可能是因為他或她一直按照自己在兒童時代形成的快樂方式, 來要求並設計自己的快樂模式。 這樣, 當現實表現與他或她想像和期望不同時, 他或她就不能擁有愛情的快樂。

所以, 首先要改變自己對快樂的理解方式;其次, 學會更有效地與別人相處, 哪怕對方是一個苛刻的人, 也不要用同樣苛刻的方式回敬對方。 對於相愛的人來說, 相互寬容是獲得快樂的源泉;第三, 學會奉獻, 把期望應該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 變成應該為對方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