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初產婦入盆後多久會生

到了孕婦懷孕的晚期時候, 孕婦要為生小寶寶做好一切準備, 包括生產住院時要帶的證件、住院之後孕婦和小寶寶需要用到的物品, 當然還有錢, 這些也就是常常說的待產包了。 因為在孕後期的時候, 孕婦隨時都會有生小寶寶的可能, 有的孕婦胎兒入盆之後才會生產, 也有是孕婦是一邊生小寶寶一邊入盆的。

初產婦胎兒入盆後多久會生

正常臨產的胎兒的頭部, 已進入母體的骨盆之中, 這所謂的“入盆”, 所以寶寶身體的位置稍有下降, 准媽媽的肚子有下墜感, 走路明顯力不從心, 有喘氣的現象.同時, 因為胎兒大, 快出世自然會有子宮收縮, 所以會覺得有尿漲感.

一般的產婦會在38周生產, 但各人情況不同, 所以有早產的, 也有推遲生產的, 早一點晚10天8天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胎兒長到一定成熟的時候自然會出來, 所謂“瓜熟帝落”.

入盆是指寶寶的頭已經進入盆骨內, 一般兩星期左右就會生. 所說的入盆是全入。

一般來說兩周左右會生, 胎兒入盆後不會再浮上來。 肚皮比較緊不是能否順產的決定性因素, 還要看胎頭相對於骨盆的大小以及是否懸垂腹, 如果沒有懸垂腹, 胎頭相對骨盆又不算大,

應該可以順產的。

胎兒大約在孕36周時入盆。 此時准媽媽可感覺到小腹下墜, 下體脹痛。 由於子宮增大下降, 腸子和膀胱受到壓迫, 可能會出現尿頻、便秘、宮頸口脹等情況。

胎兒入盆後, 胎位就較為固定了, 這為准媽媽們順產打下了好基礎。 胎兒入盆時要注意持愉快的心情、適量走動、讓自己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如何促進胎兒入盆

1、散步:

散步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 鬆弛骨盆韌帶, 為分娩做預備。 散步時媽媽最好邊走動, 邊按摩, 邊和寶寶交談。 散步可分早晚兩次安排, 每次30分鐘左右, 也可早中晚3次, 每次20分鐘。 散步最好選擇環境清幽的地方, 四周不要有污染物, 不要在公路邊散步。

2、體操:

產前體操在國外非常流行, 體操不但可以促使胎頭入盆, 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韌性和彈性。

3、小馬步:

手扶桌沿, 雙腳平穩站立, 慢慢彎曲膝蓋, 骨盆下移, 兩腿膝蓋自然分開直到完全曲屈。 接著, 慢慢站起, 用腳力往上蹬, 直到雙腿及骨盆皆豎立為止, 重 複數次。

4、劃腿運動:

手扶椅背, 右腿固定,

左腿劃圈, 做畢還原, 換腿繼續做, 早晚各做5—6次。

5、腰部運動:

手扶椅背, 緩緩吸氣, 同時手臂用力, 腳尖踮起, 腰部挺直, 使下腹部緊靠椅背, 然後慢慢呼氣, 手臂放鬆, 腳還原, 早晚各做5—6次。

6、骨盆運動:

雙手雙膝著地, 吸氣弓背, 吐氣, 同時抬頭, 上半身儘量往上抬, 反復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