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改過日期的蒙牛牛奶究竟流向何處呢?

日前蒙牛改期牛奶事件, 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消費者們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蒙牛牛奶更改日期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為何更改過日期的牛奶3個月後才被發現,

諸多疑問需要蒙牛出面澄清;目前最值得關注的依然是, 改過日期的蒙牛牛奶究竟流向了何處?

誰在勾兌蒙牛改期奶 日期的牛奶3個月後才被發現?

蒙牛若要證明“不蒙牛, 也不蒙人”, 還須向公眾厘清多個疑問, 比如, 為何被篡改了日期的牛奶3個月後才被發現?為何發現牛奶被篡改了日期將近20天后才將此事公佈於眾?

8月20日曝光的3000箱蒙牛牛奶生產日期在浙江遭篡改一案, 目前仍在發酵。 浙江金華浦江縣工商局24日給《第一財經日報(微博)》發來的採訪回復稱, 問題奶仍在清查中, “蒙牛公司未有回饋情況。 ”

與此同時, 改期奶背後所暴露的臨期(臨近保質期)產品安全隱患也刺激著消費者的神經。

蒙牛如何從公司層面完善風控機制以拒絕類似的“個人行為”?這究竟是個案, 還是普遍現象?這些疑問是擺在這家煩惱不斷企業面前的新考題。

“有可能當地的確壓貨嚴重, 這名城市經理(蒙牛駐義烏城市經理王孫富)有這種動機將銷量拉高以完成銷售任務, ”一名快銷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 “如果僅為一己私利, 完全可以將這些臨期產品銷往街邊一些小商店或其他管道, 沒必要冒更大的風險還要通過經銷商銷往超市。 ”

問題奶流通之謎

各方的調查顯示, 今年5月初, 蒙牛駐義烏城市經理王孫富從蒙牛公司員工聶立峰處以正價一半的價格購買了3000箱生產日期為2011年12月份的蒙牛純牛奶(屬臨期品), 在永康由他人將日期塗改為2012年5月19日和6月1日後,

以45元/箱的蒙牛正品價格銷往浦江、義烏等地。

當地媒體報導稱, 7月, 一位浦江市民從沃爾瑪超市購買蒙牛牛奶, 發現牛奶中部分有結塊、大量乳水分離現象, 於是投訴要求超市賠償。 超市隨後聯繫了浦江銷售商浦江九厘九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九厘九公司”), 將這些有問題的牛奶退掉。 之後, 九厘九公司聯繫了王孫富, 王孫富隨即答應退掉牛奶。

8月3日, 浦江縣工商局根據線索, 在浦江一倉庫內查獲兩個批次的問題蒙牛牛奶160箱。 此事已經距離當初修改牛奶生產日期過去了3個月, 距離經銷商將問題回饋給蒙牛也有一段時間。

當地媒體報導稱, 3000箱問題牛奶中, 6月份銷往義烏1000箱, 7月份銷往浦江1000箱,

剩餘1000箱存放在永康。

浦江縣工商局在給本報記者發來的採訪回復中表示, 案件發生後約見了蒙牛駐浙滬大區浙江省經理郝曉波, 要求立即採取措施召回問題產品, 督促各地區總經銷商立即停止銷售並及時追回問題產品, 同時把追回情況向工商部門報告, 同時向蒙牛公司下發責令追回通知書, 要求該公司追回問題牛奶。

該局同時約見了九厘九公司總經理鄭利平, 要求該公司立即停止銷售問題牛奶。

“是我們和蒙牛公司一起強烈要求報案的。 ”鄭利平25日對本報記者表示, 他們於8月3日向工商、公安舉報, 1個小時內工商、公安、質檢等部門聯合執法。

在鄭利平辦公室, 本報記者看到這家公司兩份公告, 日期分別為8月4日和15日,

大致內容為發現蒙牛牛奶被篡改生產日期, 及回收篡改日期牛奶等事項。

但直到17天后, 公眾才從浙江省工商局官方網站上獲知這一消息。 又過3天, 蒙牛才宣佈召回這3000箱被篡改了日期的牛奶, 但並未提及賠償一事。

浦江縣工商局表示, 調查中已經發現68個銷售點, 並開展全面清查, 該局清查8箱6盒, 至於蒙牛公司, “未有回饋情況。 ”

有媒體援引蒙牛總部人員的介紹稱, 此類牛奶保質期一般為8個月, 過了一半保質期後, 產品就要折價促銷, 臨近2個月到保質期, 就不能上貨架銷售, 到了保質期和超過保質期的公司將一律收回進行銷毀處理。

值得關注的是, 今年8月7日, 金華婺城工商等部門對轄區內較大型食品超市進行了乳製品新鮮度比較檢查,

《金華日報》報導稱, 由於進貨管道不同, 同一款牛奶在不同的超市里, 標注的生產日期有所不同。 比如蒙牛純牛奶(小盒裝), 一家超市在售的生產日期是2012年3月16日, 而另外一家在售的生產日期是2012年6月21日, 兩款產品的存放期相差近3個月, 雖然說兩款牛奶都沒有過期, 但一般來說, 前者的食品安全風險更大。

鄭利平說, 通過該公司管道的涉案牛奶“都被收起來了”。 在浦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本報記者看到, 九厘九公司的倉庫位於一家製造企業裡面, 涉及各類酒品、飲料等。

究竟這3000箱牛奶還有多少沒有被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