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10藥膳讓你全身暖洋洋

12月21日冬至節氣, 意味著進入數九天, 迎來最寒冷的天氣, 《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 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 陰極陽生, 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 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 而發揮其滋補功效。 可見, 冬至前後人們開始進補是最好時間。

數九天養陽必須遵循哪3個基本原則­

1.起居 冬令氣候趨寒, 天地陽氣潛藏, 應之人體, 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 在起居上, 應早睡晚起。 有晨練習慣的人群應注意, 晨練時間不宜過早, 以免誘發呼吸道及腦血管疾病, 或使原有疾病復發。

2.藥補 在這個階段,

有些人喜歡藥物的冬令進補。 比如膏方。 膏方中加入不少甘甜滋潤補養藥物, 服用時感滑潤爽口, 既能進補, 又能治病。 有病治病, 無病防病, 所以冬季進補膏方在有些地方成為一種時尚。

3.食補 俗話說, 藥補不如食補。 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 無疑會讓大家接受。 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 中醫又分為幾大類。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類食物優點和缺點。

①溫補類食物, 如雞, 羊肉, 牛肉, 鯽魚等, 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 容易上火。

②平補類食物, 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 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 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③滋補類食物, 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 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冬至十款進補食譜

冬令進補多選擇冬至開始, 此時進補可發揮最大效應, 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 消耗相對減少。 冬至時節的進補食譜如下:

麻油拌菠菜

做料:菠菜1斤, 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菠菜洗淨, 開水焯熟, 撈出入盤, 加入適量食鹽, 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脈開胸, 下氣調中, 止渴潤燥。

羊肉燉蘿蔔

做料:白蘿蔔500克, 羊肉250克, 薑、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 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 開鍋後五六分鐘撈出羊肉, 水倒掉, 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薑、料酒、鹽, 燉至六成熟, 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 溫中暖下。 對腰膝酸軟, 困倦乏力, 腎虛陽痿, 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炒雙菇

原料: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 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 炒鍋燒熱入油, 下雙菇煸炒後, 放薑、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 使之入味, 加入鮮湯燒滾後, 放味精、鹽, 用水澱粉勾芡, 淋上麻油, 裝盤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 化痰散寒,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天麻燉烏雞

原料:烏雞1只(約750g), 天麻25g, 川芎、白茯苓各10g, 薑片5g, 料酒10g, 精鹽適量, 香菜段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 燒開, 焯去血沫;中藥洗淨, 放入雞腹中, 用線縫好口。 把烏雞放人砂鍋內, 加入薑片、料酒和適量水, 燒開後用小火燉約1小時, 放精鹽再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 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烏雞舒經活血、調節內分泌等功效,

對老年女性大有益處。 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 均有輔助治療之效, 既能平肝熄風止痛, 又能滋養鎮靜安神, 與烏雞等配合, 補虛作用頗為明顯。

牛膝蹄筋

原料:牛膝10g, 豬蹄筋10g, 雞肉50g, 火腿50g, 蘑菇25g, 胡椒5g, 味精5g, 紹酒30g, 生薑10g, 蔥10g, 食鹽5g, 清湯適量。

做法:將牛膝洗淨浸潤後, 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 加入清水適量, 上籠蒸約4小時, 待蹄筋酥軟時取出, 再用冷水浸漂2小時, 剝去外層筋膜, 洗淨;火腿洗淨後, 切成絲;蘑菇水發後, 切成絲;生薑、蔥洗淨後, 切成薑片、蔥段;將發脹後的蹄筋切成節, 雞肉剁成2cm的方塊。 將蹄筋、雞肉放入蒸碗內, 把牛膝片擺在雞肉的面上, 火腿絲和蘑菇絲調合勻後, 撒在周圍;姜片、蔥段放人蒸碗中,

再加胡椒粉、味精、紹酒、食鹽、清湯, 調好湯味, 灌人蒸碗中, 上籠蒸約3小時, 待蹄筋熟爛後, 立即出籠, 揀去薑片、蔥節, 調味後即成。

功效:祛風濕, 補肝腎, 強筋骨。

天麻蒸鯉魚

原料:天麻30g, 川芎、茯苓各10g, 鮮鯉魚1條(1500g), 清湯、調料各適量。

做法: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 洗淨;將川芎、茯苓切成大片, 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將天麻放人泡過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 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 切成片待用。 將天麻片放人魚頭和魚腹部內, 置盤中, 然後放人蔥、生薑, 加入適當清水後, 上籠蒸約30分鐘, 蒸好後, 揀去蔥和生薑;另用水澱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 勾芡, 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功效:降壓去濕, 祛風強腎。 適於高血壓患者。

山藥魚片

原料:魚肉片400-600g, 山藥20-30g, 青蘿蔔200g, 蔥絲、薑絲、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山藥去皮洗淨壓成細末;魚肉片放人碗中加適量澱粉、精鹽, 打入1-2個雞蛋, 拌勻後醃約20分鐘, 投入熱油中炸熟;鍋中留少許油, 燒熱後加入蔥絲、薑絲, 拌炒片刻, 加適量水, 燒開後加入山藥末、炸熟的魚片、青蘿蔔絲、精鹽, 用小火燉約20分鐘, 加胡椒粉和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防治性功能衰退。

地膚子蒸魚

原料:海魚500g, 地膚子10g, 橘子2個, 海帶絲、精鹽、醬油、味精、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海魚洗淨後, 斜劃數刀, 用少許精鹽塗抹好;地膚子加適量水小火煎煮30分鐘, 用紗布濾取藥液, 再加水煎煮20分鐘, 濾取藥液, 然後將兩次濾取的藥液一起倒人鍋內, 加人海帶絲、精鹽、醬油、桔子皮絲再用少許水澱粉勾芡, 煮至湯粘稠;將醃好的魚放人蒸碗中,加上蔥、濃湯、薑絲蒸熟即成。

功效:增強性功能,防治早衰。

蓮藕豬脊髓湯

原料:連骨豬脊髓500g,蓮藕250g,蔥段、薑片、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蓮藕洗淨,切成厚片;豬脊髓洗淨,入沸水中氽燙後撈出,瀝幹水分。將豬脊髓與藕片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放入蔥段、薑片和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慢燉約150分鐘至熟,撈去蔥段、薑片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補髓。適用于陳舊性腰肌勞損所導致的腰痛、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的輔助食療。

牛內紅棗湯

原料:牛肉250g,紅棗20g,精鹽、料酒、薑片、味精各適量。

做法:牛肉洗淨切小塊;紅棗洗淨。將牛肉塊,紅棗同人砂鍋,加清水適量,放人料酒、薑片,燉至牛肉熟爛,加入精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

冬季進補注意事項有:

一、忌多多益善:任何補品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導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二、忌無病亂補: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三、忌凡補必肉: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四、忌重“進”輕“出”: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所以,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總結:上面的幾款冬至進補食譜你都記住了嗎­在冬至前後一定要做一些吃哦!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的健康,大家才會健健康康、溫溫暖暖的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季哦!

煮至湯粘稠;將醃好的魚放人蒸碗中,加上蔥、濃湯、薑絲蒸熟即成。

功效:增強性功能,防治早衰。

蓮藕豬脊髓湯

原料:連骨豬脊髓500g,蓮藕250g,蔥段、薑片、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蓮藕洗淨,切成厚片;豬脊髓洗淨,入沸水中氽燙後撈出,瀝幹水分。將豬脊髓與藕片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放入蔥段、薑片和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慢燉約150分鐘至熟,撈去蔥段、薑片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補髓。適用于陳舊性腰肌勞損所導致的腰痛、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的輔助食療。

牛內紅棗湯

原料:牛肉250g,紅棗20g,精鹽、料酒、薑片、味精各適量。

做法:牛肉洗淨切小塊;紅棗洗淨。將牛肉塊,紅棗同人砂鍋,加清水適量,放人料酒、薑片,燉至牛肉熟爛,加入精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

冬季進補注意事項有:

一、忌多多益善:任何補品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導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二、忌無病亂補: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三、忌凡補必肉: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四、忌重“進”輕“出”: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所以,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總結:上面的幾款冬至進補食譜你都記住了嗎­在冬至前後一定要做一些吃哦!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的健康,大家才會健健康康、溫溫暖暖的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