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夏季養生:要重補水保津利排毒

天氣越來越熱, 這時水在養生保健中的作用就顯得更重要了。 專家從水在人體內的生成與輸布角度, 為我們講解了水在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他說, 水是生命之源, 人體的組織細胞由大約25%的固體物質和75%的水組成。 許多人常常忽視水在健康中的作用, 只有等口渴了才想起喝水, 而這時機體卻早已處於缺水狀態了。 那麼, 水在人體內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津液輸布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活動

專家說, 中醫將機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總稱為津液, 津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津液與氣相對而言, 性質屬陰, 故也有“陰津”、“陰液”之稱。 津液涵蓋範圍廣泛, 主要是指臟腑組織內的液體及其代謝物, 包括涕、淚、唾等分泌物以及汗、尿等排泄物。 津液遍佈周身, 在脈內可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 在脈外則灌滲於臟腑器官以及組織間隙之中。

津液的生成來源於飲食水穀,

通過脾胃的運化及有關臟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 其生成與脾的運化、胃的受納腐熟、大小腸泌別清濁功能密切相關。

津液的輸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腎、肝和三焦等臟腑生理功能的協調配合來完成。 即腎氣的溫煦蒸化、脾氣的運化、肺氣的宣降、肝氣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 所以, 津液的正常輸布是多個臟腑生理功能密切協調、相互配合的結果, 是人體生理活動的綜合體現。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過排出尿液和汗液來完成。 除此之外, 呼氣和糞便也將帶走一些水分。 因此, 津液的排泄主要與腎、肺、脾的生理功能有關。 由於尿液是津液排泄的最主要途徑, 因此腎的功能在津液排泄中的地位尤為重要。

津液代謝失常原因有二:一是由於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消耗過多, 而致津液不足;二是由於津液的運行、輸布和排泄障礙, 而致體內的津液滯留, 形成濕、痰、飲、水等病理產物。

津液不足, 是指體內津液在數量上的減少, 導致內則臟腑, 外則皮膚孔竅缺乏津液, 失其濡潤滋養,

產生一系列乾燥失潤的病理現象。 此多責之燥熱之邪, 或臟腑之火、五志過極化火灼傷津液;或因久病、精血不足而致津液枯涸;或過用燥熱之劑, 耗傷陰液所致。

津液的輸布障礙, 是指液津在全身得不到正常的輸布, 因而形成津液在體內的環流緩慢, 或是津液停滯於體內某一局部, 以致濕從內生, 或釀為痰, 或成飲, 或水泛為腫等。 其成因甚多, 除了外邪因素外, 主要與氣、血和有關臟腑的功能失調。

你的身體脫水嗎

專家說, 津液代謝失常多表現為一種脫水狀態——不僅飲用水缺少, 還包括在水缺損狀態下, 某些關鍵代謝物質的短缺與病變, 以及組織功能的衰退或喪失。

輕度的脫水症狀表現為:咽幹口燥, 鼻幹, 皮膚乾燥,

口渴, 便幹。

如果體內脫水沒有得到及時糾正, 而是持續加重, 會導致體內發生一些物質代謝紊亂, 誘發和加重一些疾病, 如胃病、口臭、血脂異常、動脈形成粥樣硬化、血壓增高等疾病, 並常伴有面熱、面鼻潮紅、疲倦、煩躁、睡眠不好、大便幹結等。 專家認為, 結合現代醫學, 脫水可直接影響六大疾病:便秘、哮喘、過敏、高血壓、2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專家在臨床治療中發現, 對於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黃疸的治療, 以往多採取限水、限鹽、利尿的原則。 而治療效果卻往往不佳。 原來, 腹水患者體內津液分佈失常, 局部(腹部)水液積聚, 而細胞內卻處於缺水狀態。 這不僅要補水, 還要在醫生指導下補鹽, 以利於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如此, 才能消除腹水、黃疸。 同樣, 補水對於哮喘病、高血壓病、糖尿病、過敏症等病的治療也都十分重要。

科學補水保津液

專家認為, 溫病學家認為, “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故而補水保津在治病和養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每天平均需要1.8升水, 直接飲水應達到1.2升以上。

專家教我們按下述方法喝水:每天約8~11杯:起床後喝2杯(約350~400毫升);上午餐後2.5小時喝2杯;中午飯前半小時喝2杯;中餐後2.5小時喝2杯;晚餐前半小時喝2杯;就寢前再喝1杯。而且所喝的水中所含成分對人體內各個器官有著很大影響。

專家提倡人們多進粥食,以湯水代替水。可自製湯飲,如甘寒合鹹寒之品:沙參麥冬湯(玉竹、花粉、甘草、桑葉、扁豆)、五汁飲(雪梨、蔗糖、馬蹄、蘆根、麥冬汁)增液湯、雪梨漿。對於氣陰兩傷之汗多、氣喘、脈微細者,可用生脈散、三才湯(人參、天冬、熟地);暑熱氣陰兩傷脈數無力者,可用清暑益氣湯(王孟英方:洋參、石斛、麥冬、西瓜、竹葉、黃連、知母、甘草)、竹葉石膏湯(法夏、人參、麥冬、甘草);陰虧火盛失眠、口渴、脈細數者,可用黃連阿膠雞子黃湯、連梅湯(黃連、烏梅、麥冬、生地、阿膠)等。

直接飲水應達到1.2升以上。

專家教我們按下述方法喝水:每天約8~11杯:起床後喝2杯(約350~400毫升);上午餐後2.5小時喝2杯;中午飯前半小時喝2杯;中餐後2.5小時喝2杯;晚餐前半小時喝2杯;就寢前再喝1杯。而且所喝的水中所含成分對人體內各個器官有著很大影響。

專家提倡人們多進粥食,以湯水代替水。可自製湯飲,如甘寒合鹹寒之品:沙參麥冬湯(玉竹、花粉、甘草、桑葉、扁豆)、五汁飲(雪梨、蔗糖、馬蹄、蘆根、麥冬汁)增液湯、雪梨漿。對於氣陰兩傷之汗多、氣喘、脈微細者,可用生脈散、三才湯(人參、天冬、熟地);暑熱氣陰兩傷脈數無力者,可用清暑益氣湯(王孟英方:洋參、石斛、麥冬、西瓜、竹葉、黃連、知母、甘草)、竹葉石膏湯(法夏、人參、麥冬、甘草);陰虧火盛失眠、口渴、脈細數者,可用黃連阿膠雞子黃湯、連梅湯(黃連、烏梅、麥冬、生地、阿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