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法助您防中暑
每年盛夏,都有不少人因中暑而住院,有的甚至被中暑奪去生命。 所謂中暑,是指在夏天或高溫環境下,因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與很多疾病一樣,中暑也是可以預防的,如果預防措施得當,幾乎可以完全避免中暑的發生。 1.減少外出, 10:00~16:00時不要在烈日下行走。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尤其不要在10:00~16:00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
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2.喝水:別等口渴時才喝 主動飲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 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淡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番茄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3.睡眠:能睡就多睡會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
最佳就寢時間是22:00~23:00,最佳起床時間是5:30~6:30(編者注:以當地太陽剛出來時起床為好)。 睡眠時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4.及時處理:爭分奪秒處理輕症中暑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可把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 如果能夠識別先兆中暑症狀,及時考慮對策,可以不讓疾病加重。
先兆中暑症狀主要有: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本病的治療以清暑泄熱為基本治法,要突出一個“快”字。
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應立即平臥,及時送醫院治療。
若遠離醫院,可將患者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並給予強力風扇,以增加蒸發散熱。 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患者浸泡于涼水中,或用冰敷,也是一種好辦法。
若患者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應每10分鐘測1次體溫),不可將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
5.藥物:適當服用預防中暑的藥物
平素體虛乏力,口乾咽幹,或各種病後體虛未複,可用西洋參製劑(膠囊、含片、或切片)每天3克,以益氣養陰。 如果沒有成藥,也可以用生曬參代替,每天15克。
平素有心血管疾病,或血脂異常者,可用丹參片,每天3次,每次2片。 作為預防用藥,單純的丹參片即可,不需用複方丹參製劑。
平素有胃腸病的患者,應和胃清暑化濕,藿香正氣液或膠囊即可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