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紫蘇散的功效與作用

紫蘇散這個方子傳承了數千年, 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可見其療效是多麼的好。 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別名】 紫蘇湯(《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處方】 紫蘇莖葉30克 桑根白皮30克(銼)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2克 檳榔22克 木香15克 桂心15克 獨活15克 枳殼15克(麩炒微黃, 去瓤)郁李仁60克(湯浸, 去皮, 微炒)

【制法】 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 治消渴後, 遍身浮腫, 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 用水300毫升, 加生薑4克, 煎至180毫升, 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

【處方】 紫蘇莖葉30克 木通30克(銼)桑根白皮30克 茴香根30克 枳殼60克(麩炒微黃,

去瓤)獨活15克 荊芥15克 羌活15克 木瓜15克 青橘皮15克甘草

【制法】 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 治婦人腳氣, 腳重虛腫, 胸悶噁心, 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 用水350毫升, 加生薑4克, 蔥白1莖並須, 煎至175毫升, 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九

【處方】 紫蘇葉 桑白皮(洗淨, 蜜塗, 炙黃)青皮(去白)五味子(揀)杏仁(去皮、尖, 炒)麻黃(去節)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藥為細末。

【功能主治】 宣肺散寒, 止咳化痰。 治肺感風寒, 咳嗽痰多, 頭痛, 惡寒發熱, 口不渴, 舌淡苔白, 脈浮。

【用法用量】 每服6克, 用水200毫升, 煎至140毫升, 溫服。

【備註】 方中紫蘇葉、麻黃辛溫宣透, 發散風寒為君;杏仁、桑白皮潤肺化痰, 降利肺氣, 青皮理氣寬中為臣;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陰,

斂肺生津, 止咳平喘為佐。 諸藥合用, 共奏宣肺散寒, 止咳化痰之功。

【摘錄】 《普濟本事方》卷三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 無來由的發火等, 這是臟腑中需要調理的徵兆。 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面元素, 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