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胃腸間質瘤需早診早治 45歲后都應做胃鏡檢查

胃腸間質瘤, 這個讀起來有點拗口的病名, 不僅百姓頗感陌生, 很多醫護人員對其也是“蒙查查”。 胃腸間質瘤長在哪?它等同于胃癌或腸癌嗎?怎樣才能早發現早治療?近日在中國癌癥基金會與中山大學附屬一院聯合舉辦的胃腸間質瘤大型義診中, 請專家一一解答。

易混淆:

與不少消化道疾病相似

據中山大學胃癌診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一院胃腸間質瘤診治中心主任何裕隆教授介紹, 胃腸道間質瘤是本世紀初才正式命名和普遍使用的醫學新名詞。 由于病程早期癥狀隱蔽以及臨床癥狀無特異性,

在本世紀以前, 病理檢查并不能區分和鑒別胃腸間質瘤, 它長期被誤認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 也常與胃腸道神經鞘瘤和胃腸道自主神經瘤混淆。

作為一種胃腸道軟組織腫瘤, 胃腸間質瘤有別于胃癌或腸癌, 它可發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其中以胃部原發多見, 占50%-70%;其次是小腸, 占20%-30%;結直腸占10%-20%;食道占6%左右。 50歲-70歲是該病的高發期。

易忽視:

癥狀隱蔽造成治療拖延

以往, 胃腸間質瘤因診出率低, 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疾病。 近年來, 隨著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 其檢出率不斷上升。 據西方國家統計, 胃腸間質瘤約占全部肉瘤的1/5, 已成為最常見的單一肉瘤類型。 中山大學附屬一院胃腸間質瘤診治中心張信華博士表示:“雖然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受到胃腸間質瘤的威脅,

但遺憾的是, 大眾對這一疾病知之甚少, 加上胃腸間質瘤早期具有隱蔽性, 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

據介紹, 胃腸間質瘤在早期較小時基本無癥狀, 即使隨著瘤體的增大, 患者會表現出一些明顯的癥狀, 包括惡心、嘔吐、腹痛、拉黑便和貧血等, 但這些癥狀也可見于其他消化道疾病, 因此容易被忽視和漏診。 在首次就診的胃腸間質瘤患者中, 有20%-30%的患者已發展成為晚期;有11%-47%的患者已發生肝轉移和腹腔轉移, 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易復發:

對放療化療不敏感

“目前認為, 胃腸道間質瘤基本上屬于惡性腫瘤, 貌似良性的間質瘤最終都變為惡性的。 ”何裕隆說,

胃腸間質瘤的惡性程度大致分為:超低危(瘤體10cm)。 超低危、低危和中危的病人預后較好, 接受手術切除后不易復發和轉移, 而高危病人容易發生復發、轉移。

那么, 怎樣才能早發現呢?由于胃腸間質瘤沒有特有的癥狀, 又高發于50歲以上人群, 何裕隆建議, 超過45歲的人群做一次胃鏡檢查, 有助發現早期腫瘤。 一般來說, 通過內窺鏡, 可以排除大部分胃腸間質瘤。 “目前, 手術切除是胃腸間質瘤首選且唯一可能實現治愈的方法。 對于間質瘤, 非常強調完整地切除, 第一次手術不恰當(如術中令瘤體破裂), 都可能導致術后復發。 因此, 應謹慎選擇腹腔鏡手術。 ”

對于高危患者而言, 術后復發率可達55%-90%, 半數還同時出現肝轉移, 這與其細胞生長活躍的特點有關,

特別是位于小腸的間質瘤, 就像割韭菜一樣, 割了又長, 有的病人因此做過多次手術。

由于胃腸間質瘤對放療、化療不敏感, 以往除了手術以外, 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 隨著分子靶向藥物的問世, 間質瘤的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 術前可以通過口服靶向藥物縮小病灶, 創造更利于手術根除的條件;在手術切除后的輔助治療中, 服用靶向藥物能延緩復發,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胃腸間質瘤診治中心主任 何裕隆教授&張信華博士

文/ 胡菁 實習生 陳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