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進多少隱形肥肉?
?
肥肉和肌肉有什么差別?肌肉是膳食中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水分, 蛋白質大約占15%~20%, 水分大約占70%。 肥肉呢?蛋白質少得可憐,肉類的香美氣息, 全在脂肪當中。 無論豬肉牛肉, 若只有肌肉纖維, 那么端上桌來, 食客們會只有一個字的評價:柴。 兔肉之所以沒什么味道, 正是因為, 它不僅沒有成層的肥肉, 連肌肉縫隙當中, 都難見脂肪蹤跡。 豬肉之所以受到國人擁捧, 就是因為它最肥。 人們往往以為, 直接吃東坡肉、紅燒肉、蒜泥白肉、梅菜扣肉之類, 才是吃肥肉。 實際上, 肥肉隱匿在日常飲食中, 不知不覺就攝入過量。
首先, 肉類柜臺上, 排骨為什么總是最受歡迎?正因為它肥而不顯, 香嫩可口。 高達30%的脂肪,
其次, 火鍋店里的各種涮肉, “手工羊肉卷”、“牛肉卷”都是“肥中有瘦、瘦中有肥”的層疊狀態。 人們只顧上享受肉片滑膩的口感, 卻意識不到已經吃進過多的肥肉。
最后, 肥肉在哪里隱藏得最深?當屬肉腸、魚丸、餃子餡之類的肉糜狀食品。 廠家經常宣稱自家肉腸“無淀粉”, 卻從不說“無肥肉”。 按國際慣例, 灌腸類產品中都含有超過20%的脂肪, 其中主要來自于故意添加的肥肉糜。 如果沒有肥肉幫忙, 不僅少了香氣和美味, 還會讓灌腸切片困難, 口感粗硬。
某位烹飪大師傳授做魚肉餃子的秘訣, 重點提到, 魚肉脂肪太少, 必須加入適量的肥肉糜,
說到這里, 很多人都會驚呼——原來自己也沒少吃肥肉。 “吃什么補什么”這句話, 雖然并不完全符合科學道理, 但用在肥肉上, 卻相當貼切。 無論什么形式偽裝的肥肉, 吃完之后若消耗不掉, 就會變成脂肪貼在身上。 因此, 建議人們, 不妨對以上提到的“隱形肥肉”引起重視。 (范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