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紅粘穀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Hónɡ Zhān Gǔ

【別名】老粘穀、風迎花、紅莧萊、白莧菜、銀莧菜、田銀莧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繁穗莧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未開花前採收, 洗淨, 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 高1-2m。 莖直立, 單一或分枝, 具鈍棱角, 幾無毛。 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 長4-13cm, 寬2-5.5cm, 先端銳尖或圓鈍, 具小芒尖, 基部楔形。 花單性或雜性, 圓錐花序腋生和頂生, 由多數穗狀花序組成, 直立, 花後期下垂;苞片和小苞片鑽形, 綠色或紫色, 背部中肋突出, 先端具長芒;花被片5, 膜質, 綠色或紫色, 頂端有短芒, 花被片和腦果等長;雄蕊比花被片稍長;雌花苞片為花被片長的一倍半,

花被片先端圓鈍。 胞果橢圓形, 蓋裂, 先端有3齒, 和宿存花被等長。 種子棕褐色。 花期6-7月, 果期8-9月。

【性味】甘;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 主痢疾;黃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0-6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