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兔打傘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Tù Dǎ Sǎn

【別名】望江南、猴巴掌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大頭橐吾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Arnica japonica Thunb.; Senecio japonica Sch.-Bip.]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鮮用或切段晾乾。

【原形態】大頭橐吾 多年生草本, 高約50-100cm。 有根頭, 其上著生多數粗壯鬚根。 莖直立, 直徑達1cm, 無毛或被蛛絲狀毛。 基生葉有長柄, 可達70cm, 柄基部稍擴大而抱莖;葉片大形, 長與寬可達30cm, 常狀分裂, 裂片再作掌狀裂, 小裂片羽裂或邊緣有缺刻狀鋸齒, 兩面有脫落性毛, 表面深綠色, 背面色較淡;莖中部葉有短柄;上部葉小, 常狀深裂, 有擴大抱莖的短柄。 花序傘房狀, 總花梗長,

無苞葉, 被密短卷毛;頭狀花序2-8個, 直徑可達10cm;總苞寬鐘狀, 長20-24mm, 密被短毛;總苞片1層, 約10個左右, 寬長圓形, 先羰尖;舌狀花1層, 約10個, 舌片長約4-5 cm, 寬約8mm, 黃色;筒狀花多數, 長約2cm。 瘦果圓柱形, 長9mm, 有縱條紋;冠毛紅褐色, 長約1cm。 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廣東等地。

【化學成份】本品根含千里光寧堿(senecionine),闊葉千里光堿(platyphylline),新蜂鬥菜烯堿(neopetasitenine),呋喃並佛術烷-6β,10β-二醇(furanoeremophilane-6β,10β-diol),10β-羥基-6β-甲氫基-呋喃並佛術烷(10β-hydroxy-6β-methoxy-furanoere-mophilane),10β-羥基呋喃並佛術烷-6β-醇-2′ξ-甲基丁酸酯(10β-hy4droxyfuranoeremophilan-6β-y1-2′ξ-methylbutanoate)。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解毒消腫。 主跌打損傷;無名腫毒;毒蛇咬傷;癰癤;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植物名實圖考》:望江南生分宜山麓、田塍,叢生,一莖一葉,葉如蓖麻而大,多花叉,深鋸齒,糙綠有微毛。

抽葶發叉,開黃花如長瓣細菊花;綠蒂長半寸許,如萬壽菊。 野花大朵,此為碩豔。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