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蜂蠟的危害

日常我們使用的唇膏, 其實其中原材料之一就是蜂蠟。 蜂蠟其實就是蜜蜂蜂巢當中的一種提取物, 具有潤滑的效果。 如果是天然的蜂蠟是沒有任何危害的。 但是市場上除了天然蜂蠟, 也會有很多的化學蜂蠟。 這些蜂蠟是不能食用的, 甚至經常使用, 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些危害。

蜂蠟是由蜜蜂(工蜂)腹部四對蠟腺分泌出來的蠟。 蜜蜂將液態蠟質由蠟腺分泌蠟鱗為白色不透明, 且呈不規則的五角形。 1kg蜂蠟中含有約400萬片蠟鱗。 蜜蜂筑造一個工蜂房需要50片蠟鱗, 而筑造一個雄蜂房, 則需要量120片蠟鱗。 強大的蜂群在一個春夏季節內能分泌2kg或更多的蠟鱗來筑造巢脾。

蜂蠟在常溫下呈固體狀態, 具有蜜、粉的特殊香味。 顏色有淡黃、中黃或暗棕色及白色不等。 斷面呈微小顆粒的結晶狀。 咀嚼粘牙, 嚼后呈白色, 無油脂味。 比重0.954-0.964, 熔點為62-67℃。 有研究發現蜂蠟能溶于苯、甲苯、氯仿等有機溶劑, 微溶于乙醇, 不溶于水, 但在特定條件下, 蜂蠟可以和水形成乳濁液。

蜂蠟(蜜蠟)主要化學成分可分為4大類, 即酯類、游離酸類、游離醇類和烴類。 此外還含微量的揮發油及色素。 黃、白兩種蜂蠟的成分, 基本相同。 蜂蠟據稱尚含一種芳香性有色物質,

名為蟲蠟素。

蜂蠟的采集多在春、秋二季來完成。 養蜂者通過加強蜂群飼養管理, 促進蜜蜂多泌蠟、多筑脾, 然后將使用多年的老巢脾、筑造的贅脾、割掉蜂房的蠟蓋、臺基以及搖蜜時割下來的蜜蓋等收集起來, 經過人工提取, 一般是將取去蜂蜜后的蜂巢,

放入水鍋中加熱熔化, 除去上層繭衣、蜂尸、泡沫等雜質, 趁熱過濾, 放冷, 蜂蠟即凝結成塊, 浮于水面, 取出, 即為黃蠟。 黃蠟再經熬煉、脫色等加工過程, 即成白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