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柿漆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Shì Qī

【別名】柿澀(《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及其同屬植物的未成熟果實, 經加工製成的膠狀液。

【藥理作用】從柿漆的提取物中, 可得到膽鹼及乙醯膽鹼, 還有某種與膽鹼結構類似、性質不明的氨基酸樣物質;能降低兔血壓, 抑制離體蛙心, 興奮豚鼠腸管, 此等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斷:在水蛭背肌標本上, 其作用強度相當乙醯膽鹼的3/4;另一種成分可降低貓血壓, 不為阿托品所阻斷。 在體外柿漆有溶血作用, 注射入兔體, 則引起紅細胞的形態變化及淋巴細胞的減少。

【性味】《現代實用中藥》:澀苦。

【功能主治】《觀代實用中藥》:治高血壓。 柿漆一至二匙, 用牛乳或米飲湯和服;一日二、三回。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