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損傷
褥瘡一直是婦產科護理工作上比較繁雜的問題。 在壓瘡治療層面不管醫護人員還是患者、親屬都還要應用一些落伍或不適當的方式和方式。 那麼, 壓力性損傷是啥, 怎么處理比較好?
壓力性損傷的解決標準:
1、確立造成壓力性損傷的原因。 2、清除或降低造成壓力性損傷的風險源。 3、依據總體病況或預后評定臨床醫學總體目標, 明確治療方案。
壓力性損傷的綜合性解決:
1、常常評定病人, 向病人及親屬做健康教育知識及心理護理, 使其積極參加醫護。 2、搞好緩解壓力醫護:
⑴ 氣墊床、水墊、棉墊、軟枕芯、翻盤墊等。 ⑵定時執行翻盤, 間歇性消除人體各位置的工作壓力, 是防止及醫治褥瘡最有效的對策。 ⑶把握翻盤方法, 防止拖、拉、推等姿勢。
3、提升營養成分, 改進全身情況。
I期壓力性損傷的解決。 透明貼、水膠體或泡沫敷料維護。 換藥間距:7-10天或醫用敷料當然掉下來。
2期壓力性損傷的解決。 創口滲出液少:水膠醫用敷料, 如透明貼、潰瘍貼、安普貼、薄形愛你膚等;創口滲出液多:藻酸鹽-水膠體敷料/泡沫敷料外用。 換藥間距:3-5天。
小水泡的解決:
⑴小水皰:留意維護, 能用水膠體敷料。 ⑵大水皰:無菌檢測注射器抽出來皰內液體, 擠壓皰液,
4期壓力性損傷的解決引導:
灰黑色期:機械設備清創或外科清創或自溶清創后充足引流方法(藻酸鹽、脂類水膠體) 高速即醫用敷料外用。 換藥間距:1-2天。 淡黃色期:清創, 水凝膠/水膠體糊劑、藻酸鹽類醫用敷料 高消化吸收醫用敷料或水膠體敷料或沙布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