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何為“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現在老百姓說起封建皇帝老兒, 一般有兩個感覺:一是皇帝權力極大, 整個國家基本上是他說了算。 二是皇帝老婆太多了。 對於後者, 大多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來概括, 那麼何為“三宮六院”?皇帝只有“七十二妃”享用嗎?

民間所說的所謂三宮, 一般指的是後妃居住的中宮和東西兩宮, 其實這是明清以後才劃分的。 三宮最早乃是指諸侯大人所住之處、而天子後妃所居乃曰六宮。 《禮記》言:"王后六宮, 諸侯夫人三宮也。 "由於六宮為皇后居住地, 所以往往用六宮來代指皇后。

後來, 三宮含義發生了變化。 漢朝時, 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稱三宮, 又稱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為三宮。 唐代穆宗時又將兩太后和合併稱三宮。

可見, 歷代皇朝對三宮的劃分都是有區別的。

六院原作六苑, 指後妃居住的宮苑。 六宮的概念至唐代已非專指皇后, 而泛指後妃了。 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李賀《貝宮夫人》中的“六宮不語一生閑,高懸銀牓照青山”, 所言“六宮”皆指後妃, 而不是專指皇后。 明以下遂泛稱後妃為三宮六院。

七十二嬪妃, 不過是泛指皇帝後宮人數的眾多, 實際上皇帝後宮侍妾的數目遠比七十二為多。 《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嬪, 陳妾數千”。 《禮·昏儀》則言周代後妃制曰:"古者天子後立六宮, 三夫人, 九嬪, 二十七世婦, 八十一禦妻"。 可見早在諸侯時期, 國君的妻妾已甚眾了。

清朝曾對皇帝老婆基本數量有過規定:皇后一人、皇貴妃二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妃六人。 這樣說來, 清朝的皇帝老婆和“七十二妃”差距甚遠。 但是規定是死的, 皇帝是活的。 在這樣的規定下, 皇帝仍然可以隨心所欲的無限“擴軍”。

比如, 嬪以下的貴人、常在、答應等, 就沒有具體名額限制了。 據史料記載, 康熙皇帝一生擁有妻妾五十五名, 數量之多令人驚訝。 不過這僅僅是“有名位”的一小部分, 據說, 他實際擁有的妻妾有200多位。

當然, 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實行的“一夫一妻”制, 不過, 非洲的古老部落的酋長們的待遇和中國古代皇帝差不多。

在古代, 非洲各國都有完整的酋長制度, 整個非洲就是一個酋長社會。 這些大大小小的酋長王國曾經在喀麥壟尼日利亞、貝寧、加納、伯基納法索和象牙海岸長期存在。 不過, 直到現在, 這些遺留下來的酋長們擁有的妻妾仍然不少, 幾十人上百人是應該沒有問題的, 最起碼都是妻妾成群, 不過可能從我們的審美觀而言,

“妻妾們”的確醜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