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櫚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桐木, 出安南及南海。 人作床幾, 似紫檀而色赤。

2.《綱目》:擱木, 木性堅, 紫紅色, 亦有花紋者, 謂之花擱木, 可作器皿扇骨諸物。 俗作花梨, 誤矣。

【拼音名】Lǘ Mù

【英文名】wood of Henry ormosia

【別名】花梨木、青皮樹、青豆風柴、青力捆地、相思樹、紅面桐、三錢三、青竹蛇、臭樹、牛屎柴、爛鍋底柴、臭桶柴、紅豆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花櫚木材、根皮或根、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nmosia Prain[O.mollis Dumm;Fodorovia henryi(Prain)Yakov.]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 曬乾或鮮用。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破瘀;解毒消腫。 主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產後瘀血腹痛;赤白漏下;跌打損傷;骨折;感冒;毒蛇咬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研末調敷。

【附方】①治跌打損傷: 花擱木五錢。 水煎兌酒服。 (《湖南藥物志》)②治產後瘀血腹痛: 鮮花擱木根五錢。 煎水服。 ③治白喉: 花擱木根二錢。 磨醋服。 ④避孕: 花擱木根三錢。 煎水, 月經乾淨後三天服。 (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破血, 血塊, 冷嗽, 並煮汁及熱服。

2.《海藥本草》:主產後惡露沖心, 征瘕結氣, 赤白漏下, 並銼煎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