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

刮痧一定要出痧嗎 出痧不是越多越好

刮痧不出痧是怎麼回事?

不出痧不是因為刮的力量不夠, 而是體質偏虛, 氣血不夠充盛, 頂不出痧來。 這種人如果採取能去邪的“拔罐兒”療法,

很可能也吸不住那個火罐。 此時如果遇到一個正規的中醫, 他肯定要讓你回去吃藥, 或者通過艾灸先把氣血補足了再來刮痧或拔罐兒。

刮痧、放血都比較適於治療實性體質的人和實性的疾病, 比如嗓子疼、扁桃體發炎化膿, 在後背的“大椎”穴刮刮痧, 或者在手指的“少商”、“商陽”穴放放血, 之後多喝點水, 睡上一覺就輕鬆很多。 刮出的痧、放出的血, 其實是你自己的氣血宣透了出來, 隨著宣透把病邪帶了出來。

中醫講“久病無實”、“久病必虛”, 慢性病一般會導致氣血不足, 需要用補的辦法, 穴位貼或者是艾灸使用的藥物都是溫熱的, 再選擇有補益作用的穴位, 效果和吃補藥類似。 而急性病屬於氣血瘀滯不通的非常常見,

可以通過放血、刮痧等辦法, 通過激化矛盾驅邪。 如果你治療頭疼的時候總是刮不出痧, 還有一個可能是氣血虛, 雖然受了風寒, 但沒有力量頂出來, 可以試試頭疼時用吹風機裡的熱風對著脖子後面吹吹, 人體和受風有關的穴位都在那個部位, 吹熱風有散風的效果。

出痧不是越多越好

專家提醒, 刮痧過程中的一些細節也影響著刮痧的效果。 因刮痧療法必須暴露皮膚, 且刮痧時皮膚毛孔開泄, 所以操作時一定要注意保暖、避風, 否則遇風寒之邪, 邪氣可從開泄的毛孔直接入裡, 不僅影響刮痧療效, 更易引發新的疾病。

有些人認為, 刮痧時出痧越多越好, 這是不對的。 因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

血淤之證出痧多, 實證、熱證出痧多, 而虛證、寒證則出痧少;服藥過多者, 特別是服用激素類藥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者與肌肉豐滿的人也不易出痧;室溫較低時出痧也不明顯。 因此, 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 最終只會傷害身體。

刮痧後應休息片刻並喝一杯溫水, 因刮痧使毛孔開泄, 會消耗體內部分津液, 損耗體力。 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 刮痧後也不宜立刻洗澡, 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後方可, 一般在刮痧後3小時左右為宜。 至於刮痧的頻率, 應以皮膚能承受的感受為准, 不宜太過頻繁, 且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 不宜在原處再次刮痧。

刮痧的禁忌人群

1、患有皮膚潰瘍等皮膚病:因為刮痧要刮皮膚表層,

若有潰瘍, 容易破裂感染, 加重病情。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於刮痧會使局部充血, 血小板少者應慎刮。

3、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傷:比如手臂挫傷、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4、孕婦:特別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 否則容易引起流產。

5、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腫等患者:這些人刮痧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6、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此類人群最好不刮痧, 若要刮痧也應謹慎, 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 手法儘量放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