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自我保健常按小腹和腳底

中醫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 講究的就是在醒後、睡前分別揉按小腹周圍, 長期堅持, 可增加腸胃蠕動、增強脾胃功能。

還可以在飯後進行腹部按摩, 將手心放在肚臍, 採用逆時針和順時針交替的方法輕揉肚臍及四周, 對消化有促進作用。

對小腹進行適當的熱敷也能達到保健效果。 敷時, 可用略高於體溫的熱水袋或熱毛巾, 輕輕敷在肚臍上, 數分鐘後取下, 每天堅持敷1-2次。 如果在室外, 可把溫熱的手放在肚臍附近熱敷。

捏腳底, 促進血循環。 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 此處穴位較多, 有成千上萬個末梢神經,

與人體各個臟器的健康密切相關, 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隔兩三天用熱水泡泡腳, 每次半小時, 是非常簡便易行的一種保健方法, 可以起到溫經通絡、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如果能在泡腳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氣血運行的中藥, 效果會更好。 如將當歸、紅花、三七, 川穹、丹參各少量包進紗布, 做成中藥包, 提前放入熱水浸泡, 約半小時後即可泡出藥效, 而後還可加點白酒或醋。 有失眠問題的人, 特別推薦一試。

在看電視的同時, 用一側手掌的大魚際(手掌上大拇指與手腕間的突起處)揉按對側腳底的湧泉穴, 既有保健作用, 還能活動手腳。

此外, 使用足部按摩器, 或彎彎腳趾、經常散步、踩鵝卵石等, 都有促進腳部血液迴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