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佛教“氣功”的分類

佛教禪法種數, 據說僅密宗就在千種以上, 顯教禪法也有近百種。 從佛教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及所形成的三大語系佛教來說, 佛教定學或“氣功”大約可分為三大體系。 一是流行於東南亞各國的巴厘語系佛教, 其功法以上座部禪(如來禪)為主;二是流行於東亞各國的漢語系佛教, 其功法以頓悟禪(祖師禪)為主;三是流行於西藏、蒙古的藏語系佛教, 其功法以密法禪為主。 至於念誦禪法, 三大語系佛教中均有, 各有特點, 但與氣功關係不大, 宗教性強, 故本文只略為提及。
從禪法的性質來看, 可分為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

具體來說, 世間禪是指佛教禪法中所包括的共“外道”禪, 大概淵源于古印度的瑜伽。 其止觀主要從觀息、調息入門, 數息觀、十六特勝觀及密宗無上瑜伽的寶瓶氣、金剛誦起分等, 皆屬此類。 它們與道教行氣、服氣的方法相近, 可稱為名符其實的“氣功”。 此外, 世間禪的止觀還包括系心於身體的某一點, 有如道教意守丹田的“系緣止”, 由觀想某種境物入門的“四無量心觀”、神通禪, 從通觀息色心入門的“通明禪”, 從觀無念無想入手的“無想定”及四無色定等。 道教的觀無觀虛, 印度瑜伽的觀梵, 氣功的觀天地之氣、身中之氣等, 皆屬此類。 世間禪的共同特點是不離我法二執, 不知緣起無我之理, 不能出離生死, 故名世間禪。
必須指出的是, 六妙門、十六特勝觀、通明禪三種, 若修習時以佛教的觀慧修觀, 也可達到出世間的目的, 故應屬於“亦世間亦出世間禪”。
出世間禪或出世間止觀, 指佛教獨有的止觀, 其共同的特點, 是用佛教特有的聞思慧修觀, 或以佛陀所證果德為觀照的對象, 以超出三界生死乃至上成佛果、下度眾生為根本目的, 故稱出世間禪。 按智者大師之說, 出世間禪, 專指上座部佛教特有的禪法。 大體從觀色入門, 或從觀身不淨修起, 有伏斷煩惱的特殊效應。 諸如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獅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以及四念處觀、四諦觀、十二因緣觀、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等, 皆屬此類。 其觀析之法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三法印為綱宗。

出世間上上禪, 按智者大師之說, 特指大乘(包括金剛乘)獨有的禪法。 分有相、無相二類。 有相者, 如淨土宗稱念佛號、觀佛三昧, 密宗三密相應以觀念本尊的“有相瑜伽”, 無上瑜伽圓滿次第觀修氣脈明點等;無相者, 如《大乘起信論》所說直接觀念真如的“真如三昧”、密宗大手印的頓入法等。 其修法以大乘的“一實相印”為綱, 反觀心性, 如法相宗的五重唯識觀、天臺宗的一心三觀、禪宗的觀心法門、密宗的“無相瑜伽”等, 皆屬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