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防治知識
近幾年來, 高血壓越來越成為讓中老年人擔憂的一種疾病, 因為高血壓其本身並不可怕, 但是高血壓引起的一些併發症是很嚴重的。 所以一些中老年人對自己患上高血壓都是很懼怕的, 而對於高血壓來說, 是很難在一時之間完全治癒的, 所以只能通過生活中的防治來避免高血壓的產生,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高血壓的防治方法。
老年高血壓藥物降壓治療獲益的佐證
分析顯示, 老年明顯高血壓經降壓治療可顯著降低腦卒中、冠心病和全因死亡的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80歲)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顯著減少卒中、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和心血管事件分別為30%、21%、64%和34%。 多項臨床試驗表明, 老年人甚至高齡老年人接受高血壓治療獲益明顯。
藥物治療血壓水準狀況
當65-79歲老年人血壓≥150/90mmHg;症狀明顯或合併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和腎功能不全血壓≥140/90mmHg;≥80歲的老年人收縮壓≥160 mmHg,
老年高血壓降壓的目標值
① 65-79歲患者血壓應先降至
老年高血壓藥物治療方式
① 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RB)均可作為一線降壓藥物;② α受體阻滯劑可輔助用於伴良性前列腺增生或難治性高血壓患者;③聯合藥物治療適用於血壓≥160/100 mmHg、收縮壓>180
mmHg/舒張壓
2腦卒中
降壓治療作為腦卒中的二級預防, 結果不一致
降壓治療可以使腦卒中復發風險顯著降低22%。 降壓治療對腦血管病患者二級預防有效, 可明顯降低腦卒中再發風險, 對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均有益。
但是, 未發現降壓治療對復發性腦卒中有顯著降低。 此外, 對於症狀性顱內動脈狹窄的患者,
病情穩定的腦卒中患者的降壓治療
綜合考慮藥物、腦卒中特點和患者個體化等3方面的因素, 來選擇降壓藥物種類和劑量, 降壓目標值一般需降至
mmHg;顱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率為70%-99%)所致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者, 血壓目標值為
急性腦卒中的血壓處理
血壓是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病後重要的監測指標, 尤其在發病後最初的24小時內, 更需要頻繁地測量血壓, 以明確其血壓波動趨勢, 確定是否需要干預。
缺血性腦卒中後24小時內血壓處理
對於收縮壓高於220mmHg以及舒張壓高於120mmHg的患者, 推薦靜脈注射拉貝洛爾或其他短效降壓藥。
3冠心病
冠心病降壓治療的血壓目標水準
血壓每增加20/10 mmHg, 冠心病的危險則增加一倍。 應根據患者年齡、舒張壓水準、冠脈病變的嚴重程度及其他合併症情況, 酌情處理、個體化用藥, 對於高齡、存在冠脈嚴重狹窄病變及舒張壓過低(
穩定性心絞痛降壓藥物選擇
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砒啶類CCB可以降低心肌氧耗量、減少心絞痛發作, 推薦為首選藥物。 對於血壓控制不理想者, 可以聯合使用長效二氫砒啶類CCB、RAAS阻滯劑及利尿劑。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綜合征降壓藥物選擇
惡化的勞力性心絞痛仍以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砒啶類CCB可以作為首選藥物,
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降壓藥物選擇
β受體阻滯劑如無禁忌症應早期使用, 減少梗死面積、降低惡性心律失常發生風險, 心梗後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可明顯改善遠期雨後;RAAS阻滯劑如無禁忌症、血流動力學穩定亦應儘早使用, 可減少梗死面積、改善心梗後左室重構、改善左室功能, 心梗後長期應用可以改善畫著預後;血壓控制不理想時, 可以聯合使用CCB或利尿劑。
4慢性腎臟疾病(CKD)
常見的ACEI、ARB、CCB、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5類降壓藥物, α受體阻滯劑原則上也適用。
*ACEI和ARB有降壓作用。 ACEI和ARB有降壓作用, 還有降低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減退, 改善CKD患者腎臟預後等治療效果。 初始降壓應包含ACEI或ARB, 可以單獨或聯合用藥, 但需注意兩藥不合用。 需監測血鉀和腎功能, 必要時調整劑量或停用。
*CCB。 二氫砒啶類和非二氫砒啶類CCB都可以應用, 其腎臟保護能力主要依賴降壓作用。
*利尿劑。 腎小球濾過率(GFR)>30ml/min/1.73m2(CKD1-3期)患者, 適用噻嗪利尿劑;GFR
*β受體阻滯劑。 CKD有不同程度交感神經功能亢進, 是影響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加速CKD發展的重要原因, 該藥對抗交感神經系統過度啟動而發揮降壓作用, 可應用於不同時期的CKD。
*其他降壓藥:α1受體阻滯劑、中樞α受體激動劑均可酌情與其他降壓藥物聯合用藥。
研究結果顯示控制血壓對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早期降壓達標可以給患者帶來長期獲益。
高血壓伴糖尿病啟動降壓治療的血壓水準
收縮壓在130-139 mmHg或舒張壓在80-90 mmHg者,可進行
高血壓伴糖尿病藥物的選擇和應用
如需聯合用藥,應以ACEI或ARB為基礎,可加用利尿劑或二氫砒啶類鈣CCB;合併心絞痛者可加用β受體阻滯劑,有前列腺肥大且血壓控制不佳者可使用α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宜小劑量使用,反復低血糖發作者慎用β受體阻滯劑,以免掩蓋低血糖症狀;合併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利尿劑。
6難治性高血壓
難治性高血壓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礎上用了可耐受的足量且合理的3種降壓藥(包括一種噻嗪類利尿劑)至少治療4周後,血壓仍高於目標值的病歷。
確診為難治性高血壓,需要再家自測血壓和使用動態血壓檢測儀監測血壓,排除假性高血壓或白大褂高血壓。
① 轉至高血壓專科醫院治療;
②進行診室血壓外的多種監測方法(家庭自測血壓及動態血壓監測);
③儘量消除不良因素,如肥胖、攝鹽過量、酗酒、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
④調整降壓聯合方案,首先檢查方案組成是否合理,選擇常規劑量的RASS抑制劑+CCB+噻嗪類利尿劑,酌情增加劑量至全劑量。
⑤效果仍不理想時加用第4種降壓藥,可在螺內酯、β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或交感神經抑制劑中選擇。
⑥採用新型降壓治療,包括經皮射頻消融導管、腎臟去交感神經術、頸動脈處壓力反射刺激療法等,但尚處於治療評估階段,不推薦常規應用。
5糖尿病研究結果顯示控制血壓對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早期降壓達標可以給患者帶來長期獲益。
高血壓伴糖尿病啟動降壓治療的血壓水準
收縮壓在130-139 mmHg或舒張壓在80-90 mmHg者,可進行
高血壓伴糖尿病藥物的選擇和應用
如需聯合用藥,應以ACEI或ARB為基礎,可加用利尿劑或二氫砒啶類鈣CCB;合併心絞痛者可加用β受體阻滯劑,有前列腺肥大且血壓控制不佳者可使用α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宜小劑量使用,反復低血糖發作者慎用β受體阻滯劑,以免掩蓋低血糖症狀;合併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利尿劑。
6難治性高血壓
難治性高血壓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礎上用了可耐受的足量且合理的3種降壓藥(包括一種噻嗪類利尿劑)至少治療4周後,血壓仍高於目標值的病歷。
確診為難治性高血壓,需要再家自測血壓和使用動態血壓檢測儀監測血壓,排除假性高血壓或白大褂高血壓。
① 轉至高血壓專科醫院治療;
②進行診室血壓外的多種監測方法(家庭自測血壓及動態血壓監測);
③儘量消除不良因素,如肥胖、攝鹽過量、酗酒、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
④調整降壓聯合方案,首先檢查方案組成是否合理,選擇常規劑量的RASS抑制劑+CCB+噻嗪類利尿劑,酌情增加劑量至全劑量。
⑤效果仍不理想時加用第4種降壓藥,可在螺內酯、β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或交感神經抑制劑中選擇。
⑥採用新型降壓治療,包括經皮射頻消融導管、腎臟去交感神經術、頸動脈處壓力反射刺激療法等,但尚處於治療評估階段,不推薦常規應用。